[发明专利]一种伏立康唑中杂质含量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49428.5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2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苏文杰;王学成;周雁翎;刘祥宜;朱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齐晖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2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伏立康唑 检测 杂质A 检测器 高效液相色谱 对照品溶液 专属性试验 二氟苯基 联用技术 脱氟杂质 线性试验 样品测定 樟脑磺酸 灵敏度 电喷雾 分离度 氟嘧啶 嘧啶环 三唑 乙基 乙酮 配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伏立康唑中杂质含量的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检测器联用技术,对杂质A、杂质B、杂质C和杂质E进行检测,所述杂质A为1‑(2,4‑二氟苯基)‑2‑(1H‑1,2,4‑三唑‑1‑基)乙酮,所述杂质B为伏立康唑嘧啶环脱氟杂质,所述杂质C为4‑乙基‑5‑氟嘧啶,所述杂质E为(R)‑10‑樟脑磺酸;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照品溶液配制;(2)专属性试验;(3)线性试验;(4)样品测定。该检测方法能够同时检测伏立康唑中杂质A、杂质B、杂质C、杂质E,且具有操作简便、分离度好、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数据准确可靠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伏立康唑中杂质含量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伏立康唑(voriconazole)是第2代三唑类抗真菌药,由辉瑞公司1991年发明,随后研制开发了片剂和注射剂,FDA于2002年5月批准上市,用于侵袭性曲霉病、波伊德假霉样真菌及足放线病菌属感染、镰刀菌属感染的治疗,该产品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效力强的特点,尤其对于侵袭性曲霉菌侵润所致感染疗效好。伏立康唑主要有5个杂质,其结构式如下:
杂质A为降解产物1-(2,4-二氟苯基)-2-(1H-1,2,4-三唑-1-基)乙酮;
杂质B为伏立康唑嘧啶环脱氟杂质;
杂质C为降解产物4-乙基-5-氟嘧啶;
杂质D为伏立康唑手性异构体;
杂质E为拆分剂(R)-10-樟脑磺酸。
目前的伏立康唑有关物质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HPLC)普通的紫外检测器检测杂质A、B、C,而杂质E无紫外吸收,因而采用离子对色谱仪,抑制电导检测器检测(R)-10-樟脑磺酸,一般的制药企业没有该类仪器,每次需要委托研究机构进行检测,检测周期长,费用高昂。
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准确可靠的能同时检测伏立康唑中杂质A、B、C和E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同时检测伏立康唑中杂质A、杂质B、杂质C、杂质E,且操作简便、分离度好、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数据准确可靠的伏立康唑中杂质含量的检测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伏立康唑中杂质含量的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检测器联用技术,对杂质A、杂质B、杂质C和杂质E进行检测,所述杂质A为1-(2,4-二氟苯基)-2-(1H-1,2,4-三唑-1-基)乙酮,所述杂质B为伏立康唑嘧啶环脱氟杂质,所述杂质C为4-乙基-5-氟嘧啶,所述杂质E为(R)-10-樟脑磺酸;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照品溶液配制:将伏立康唑对照品用流动相溶解稀释至所需质量浓度,得到参比溶液A;将伏立康唑对照品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使伏立康唑分解为杂质A和C,并用流动相溶解稀释至所需质量浓度,得到参比溶液B;将杂质B对照品用流动相溶解稀释至所需质量浓度,得到参比溶液C;将杂质E对照品用流动相溶解稀释至所需质量浓度,得到参比溶液D;
(2)专属性试验:精密移取参比溶液A、参比溶液B、参比溶液C和参比溶液D,配制成所需质量浓度的专属性溶液;取定量专属性溶液进样、测定,得到各对照品的标准色谱图;
(3)取步骤(1)的参比溶液A、参比溶液B、参比溶液C、参比溶液D,加流动相,分别稀释成多个浓度呈梯度的参比溶液;在与步骤(2)相同的条件下进样、测定;分别以伏立康唑、杂质A、杂质B、杂质E主峰面积对伏立康唑、杂质A、杂质B、杂质E的浓度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四个回归方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齐晖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常州齐晖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94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