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础固化机及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51402.4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5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国坤 |
主分类号: | E02D3/12 | 分类号: | E02D3/1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2217 | 代理人: | 王山 |
地址: | 30025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础 固化 工作 方法 | ||
1.一种基础固化机,包括搅拌固化工作部和自行底盘;其中搅拌固化工作部又包括搅拌头和搅拌驱动装置,搅拌驱动装置与搅拌头相连接为搅拌头提供动力;自行底盘上设置水平旋转座,搅拌固化工作部通过定位结构与水平旋转座相连接,自行底盘携带搅拌固化工作部移动,其特征在于:上述定位结构包括水平定位结构和竖直定位结构;其中水平定位结构又包括水平固定座、水平活动座和水平驱动部,水平固定座与水平旋转座相固定,水平活动座与水平固定座活动连接,水平驱动部驱动水平活动座相对水平固定座发生水平位移;竖直定位结构中包括竖直臂和竖直驱动部,竖直臂与水平活动座相连接,竖直驱动部带动搅拌头相对竖直臂发生竖直位移;上述基础固化机中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水平旋转座、水平驱动部和竖直驱动部运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固化机,其特征在于:水平活动座为柱状结构,水平活动座的外围两侧分别突出设置水平导向板,两水平导向板共面且与水平活动座的设置方向平行,水平固定座上设置多组成对的支撑轮,各组支撑轮的间距相同,水平活动座通过水平导向板架设在支撑轮上,水平固定座上还成对设置垂直限位轮和水平限位轮,垂直限位轮对应设置在水平导向板的上方,水平限位轮设置在水平导向板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础固化机,其特征在于:同组支撑轮相向的内侧凹陷,其内侧直径小于外侧直径,在支撑轮之间形成导槽,水平活动座的水平导向板配合设置在导槽内并沿导槽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础固化机,其特征在于:垂直限位轮与水平导向板的上表面之间留有间隙,水平限位轮分别与水平导向板的外侧壁间留有间隙;垂直限位轮和水平限位轮设置在水平固定座上对应于水平活动座位移的初始位置和最大行程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基础固化机,其特征在于:水平驱动部包括水平卷扬机和水平钢缆,水平卷扬机设置在水平固定座上,水平钢缆缠绕卷扬机并由水平卷扬机驱动,水平钢缆的两端分别与水平活动座的前端和后端相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础固化机,其特征在于:水平活动座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水平动滑轮,水平钢缆的两端分别绕过对应的水平动滑轮后与水平活动座两端固定;水平固定座上设置水平定滑轮,水平钢缆经过水平定滑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础固化机,其特征在于:竖直驱动部包括竖直卷扬机和竖直钢缆,竖直臂的上端设置竖直定滑轮,竖直臂的下端设置竖直卷扬机,竖直钢缆绕过竖直定滑轮和竖直卷扬机并形成环路,搅拌固化工作部中的搅拌驱动装置与竖直钢缆相固定并随竖直钢缆移动,带动搅拌头发生竖直方向位移;竖直臂与水平活动座之间通过液压油缸活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础固化机,其特征在于:竖直臂的两侧分别向外突出设置竖直导向板,竖直导向板分别与竖直臂的设置方向相平行;搅拌驱动装置的外部设置外壳,在外壳上设置竖直导向槽,竖直导向板与竖直导向槽分别对应配合,在各竖直导向槽内对应于竖直导向板的三个内壁面上分别设置摩擦块,搅拌驱动装置沿竖直导向板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基础固化机,其特征在于:搅拌驱动装置与搅拌头之间通过连杆相连接,在连杆的外周设置保护套筒,保护套筒的两侧分别平行设置导杆,竖直臂的下端设置限位板,限位板的中部设置搅拌头定位孔,保护套筒穿过搅拌头定位孔,使搅拌头位于限位板的下方,在限位板上搅拌头定位孔的两侧分别设置限位孔,上述两导杆分别穿过对应的限位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础固化机,其特征在于:限位孔与搅拌头定位孔相连通,限位孔由搅拌头定位孔向两侧外扩形成;限位孔的外周设置凸起的限位突。
11.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基础固化机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自行底盘驱动基础固化机至施工位置;
B、调整竖直臂至工作角度,控制基础固化机的水平旋转座和水平活动座动作,指定初始加工位及终止加工位,将初始加工位的中心点与初始终止位的中心点之间的连线作为初始工作路径;或指定初始加工位及初始工作路径,自行生成初始终止位;
C、设定初始进给量,生成初始工作路径上的每一加工位,以初始工作路径为基础,设定间距进给量,生成后续工作路径,设置后续进给量,在后续工作路径上按后续进给量生成每一加工位,使初始工作路径及后续工作路径位于施工范围内;
D、水平旋转座和水平活动座带动竖直臂依次至上述每一加工位,竖直驱动部带动搅拌头在每一加工位升降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国坤,未经张国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140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