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落地油泥干法造粒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52697.7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14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鲁涛;朱宝飞;石春梅;刘丹;池保华;仲伟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天源动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B01J2/00;B01J2/20;B01J2/14;B02C18/14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7101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落地 油泥 干法造粒 设备 | ||
1.一种落地油泥干法造粒设备,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部分别设置有落地油泥进口通道(2)及复合改性剂入口通道(3),所述落地油泥进口通道(2)中设置有一分选转轴(4),分选转轴(4)上设置有多个分选刀(5);所述落地油泥进口通道(2)中设置有相向转动的破碎转轴(6),所述破碎转轴(6)上设置有多个破碎刀(7),所述破碎转轴(6)位于分选转轴(4)下;
所述壳体(1)底部设置有造粒装置,经由破碎转轴(6)的落地油泥经造粒装置造粒,所述造粒装置包括柱状的造粒转盘(8),造粒转盘(8)直径渐变,两端直径小,中部直径最大,造粒转盘(8)外表面设置有多个造粒刀(9),所述造粒刀(9)呈半球形,并且造粒刀(9)的最低点与造粒转盘(8)呈点接触,在壳体(1)底部与造粒转盘(8)之间设置有一折线板(10),所述折线板(10)与造粒转盘(8)的下表面平行;
所述壳体(1)底部设置有一包裹改性装置,所述包裹改性装置包括弧形板(11)和振动板(12),所述弧形板(11)的一端和振动板(12)的一端呈小于180°连接,并且弧形板(11)的另一端与折线板(10)连接,振动板(12)正对复合改性剂入口通道(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转盘(8)的转速不小于10rpm/s。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破碎转轴(6)的落地油泥经造粒装置造粒包括,经由破碎转轴(6)的落地油泥下落至壳体(1)底部,壳体(1)底部设置有液压推料板(14),液压推料板(14)推动落地油泥进入折线板(1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推料板(14)上设置有隔离液系统(15);所述隔离液系统(15)包括隔离液喷口、输送泵及输送管道,所述隔离液喷口设置于液压推料板(14)上,隔离液经所述输送管道和输送泵送至隔离液喷口。
5.如权利要求3所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刀(9)上设置有隔离液系统(15);所述隔离液系统(15)包括隔离液喷口、输送泵及输送管道,所述隔离液喷口设置于造粒刀(9)内底部,隔离液经所述输送管道和输送泵送至隔离液喷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设备,其特征在于,靠近破碎转轴(6)一侧的壳体外部设置有一分选仓(16),复合改性剂入口通道(3)中设置有一振动筛(17),靠近振动板(13)一侧的壳体(1)下部设置有出料口(18),正对破碎转轴(6)的壳体(1)底部可活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板(13)上设置有多个挡板(19),所述多个挡板(19)平行且与振动板(13)垂直设置,或者挡板(19)呈首尾连接的之字形设置,挡板(19)高度为小于1cm,分选转轴(4)距离落地油泥进口通道(2)的壁的距离小于40cm,破碎转轴(6)之间的距离小于30cm,造粒刀(9)最大直径为1c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选转轴(4)一侧的壳体(1)与分选转轴(4)的距离可弹性变化,所述破碎转轴(6)与壳体(1)的距离可弹性变化,靠近分选转轴(4)一侧的壳体(1)上设置有弹性装置(20),并且靠近分选转轴(4)一侧的壳体(1)倾斜设置,破碎转轴(6)与壳体(1)通过弹性装置(20)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天源动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航天源动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269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