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巴胺聚合反应调控的上转换荧光共振能量传递检测组合物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54255.6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21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元;刘*;郑伟;涂大涛;卢连宇;周山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刘元霞 |
地址: | 350002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巴胺 聚合 反应 调控 转换 荧光 共振 能量 传递 检测 组合 方法 | ||
1.一种上转换荧光共振能量传递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超声分散于去离子水,得到荧光供体溶液;
2)将多巴胺单体超声分散于去离子水,制备得到荧光受体的前体溶液;
3)将步骤1)的荧光供体溶液、步骤2)的荧光受体的前体溶液和缓冲液混合,孵育,测定混合液的上转换荧光强度,并计算荧光受体的前体溶液的荧光猝灭效率,选取荧光猝灭效率最大时混合液所对应的荧光供体溶液和荧光受体的前体溶液的浓度值;
4)绘制待测目标物的浓度依赖型标准曲线;
5)检测待测目标物的浓度;
任选地,步骤1)或2)所得的溶液中进一步含有其他组分;
所述待测目标物选自过氧化氢或可生成过氧化氢的生化体系;
步骤1)中,所述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选自表面无有机配体且水溶解性好的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其是将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采用酸洗处理的方法制备得到的,所述酸洗后的上转换纳米材料表面带正电荷的稀土离子Ln3+;
步骤3)中,所述荧光供体溶液、荧光受体的前体溶液和缓冲液混合后,荧光受体的前体生成荧光受体并包覆在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表面,形成包覆型上转换纳米材料的复合物;
所述荧光受体选自聚合多巴胺;所述荧光受体的前体选自多巴胺单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荧光供体溶液的浓度为0.1-5.0mg/mL;
所述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选自表面无油酸且水溶解性好的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
所述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选自粒径为1~1000nm的球形纳米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选自NaYF4:Yb,Er;
所述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NaYF4:Yb,Er中稀土离子[Y3+]:[Yb3+]:[Er3+]的摩尔比为(50~98):(2~40):(0.5-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荧光受体的前体溶液的浓度为大于0mM且小于等于5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孵育的温度为20~60℃;所述孵育的时间为1~240min;所述混合在酶标板中进行混合;所述混合的荧光供体溶液、荧光受体的前体溶液和缓冲液的浓度和体积为任意比例,以使能够得到混合液的上转换荧光强度和荧光猝灭效率最大时混合液所对应的荧光供体溶液和荧光受体的前体溶液的浓度值即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缓冲液选自Tris-HCl;所述缓冲液的浓度为10mM,所述缓冲液的pH为8.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供体溶液、荧光受体的前体溶液和缓冲液的混合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3-1)将上转换纳米材料水溶液与多巴胺单体水溶液混合均匀,并定容于50-1000μL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得到混合溶液;
3-2)将混合溶液于37℃恒温振荡混匀0.5-3小时,振荡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溶液颜色从“无色-浅灰色-棕色-棕褐色”的变化过程,说明聚合多巴胺逐渐包覆在NaYF4:Yb,Er纳米晶表面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聚合多巴胺的厚度逐渐增加;
3-3)加入10μL 120mM的HCl溶液终止多巴胺聚合反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标准曲线的绘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以步骤3)的荧光猝灭效率最大时对应的荧光供体溶液和荧光受体的前体溶液的浓度为标准浓度,将标准浓度的荧光供体溶液、标准浓度的荧光受体的前体溶液、缓冲液和不同浓度的待测目标物溶液混合,孵育;测定混合液的上转换荧光强度,绘制待测目标物的浓度依赖型标准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425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