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指示Nrf2‑Keap1相互作用的BiFC细胞内检测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54366.7 | 申请日: | 2017-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6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周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N15/8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指示 nrf2 keap1 相互作用 bifc 细胞内 检测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指示Nrf2-Keap1相互作用的BiFC细胞内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化学药物治疗是肿瘤治疗技术的常规疗法,但化疗耐药性仍是目前肿瘤临床治疗的难点,会导致肿瘤复发、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Nrf2)可调控抗氧化反应,抵抗由活性氧和亲电试剂造成的细胞损伤。Kelch-like ECH 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是依赖于(Cullin-3)的E3连接酶复合物的特异性底物衔接蛋白,负调控Nrf2的活性。肿瘤细胞Keap1-Nrf2通路常处于过度激活状态,Nrf2表达上调,以抵抗胞内高水平的ROS和化疗药物的攻击,但是肿瘤细胞产生耐药性的机理十分复杂,Keap1与Nrf2的调控作用模型还存在争议,肿瘤细胞耐药性与Keap1/Nrf2通路的分子调控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人体细胞电子失衡与多种疾病发生相关,如果体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升高,就会使得氧化还原状态失衡。Nrf2与Keap1及其下游靶基因的抗氧化反应元件ARE共同构成的Nrf2-Keap1-ARE信号通路是细胞氧化应激反应中的关键通路。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Keap1通过将Nrf2锚定在细胞质中并介导Nrf2的泛素化降解抑制Nrf2活性。Keap1利用C端的DGR结构域与Nrf2 N端的Neh2结构域(包括DLG和ETGE序列)相互作用结合成二聚体,并与胞浆肌动蛋白结合将Nrf2锚定在胞浆中,其N端的BTB结构域是滞蛋白(cullin)依赖性泛素连接酶E3的作用底物,促进Nrf2泛素结合和随后的26S蛋白酶体降解,使Nrf2的含量维持在基础水平介导相关基因的基本转录。当细胞内氧化物或自由基增多时,或细胞暴露于亲电物质时,Keap1同二聚体的Kelch结构域可与Nrf2的Neh2结构域N端的DLG模体和ETGE模体结合。Keap1与DLG的结合是弱结合(门闩),与ETGE的结合是强结合(铰链),铰链的强度是门闩的100倍。当发生氧化应激时,Keap1的半胱氨酸残基被修饰,Keap1构象发生改变,破坏了Kelch与DLG的弱结合(门闩破坏),但是Kelch与ETGE的强结合不受影响(铰链保留)。此时,Nrf2依然与Keap1结合,但是门闩连接的破坏足够阻止Nrf2的泛素化,结果导致Keap1被Nrf2饱和,新生成的Nrf2发生磷酸化,不断地自胞质进入胞核,与小分子蛋白Maf(如MafG、MafT、MafF、Mafk(运晨霞等,2008))、Jun、ATF(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Yu et al.,2011)、Bach1(王梅芳等,2009)等结合形成异二聚体,识别ARE上的DNA序列并与之结合,激活ARE调节的靶基因启动II相解毒酶和抗氧化应激蛋白基因(醌氧化还原酶(nicotinamide quinone oxidoreductase 1,NQO1)、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s))的转录,编码抗氧化蛋白,提高细胞抗氧化应激能力。
因此,通过构建Nrf2-Keap1相互作用的胞内可视化检测系统,可以通过对荧光的检测分析影响Nrf2-Keap1相互作用的药物,实现对细胞中的Nrf2-Keap1的实时监控。当正常细胞受到外界刺激时,胞内Nrf2水平升高,活化的Nrf2通过调控下游靶基因发挥防御保护细胞的作用。但对于肿瘤细胞,Nrf2水平升高却导致其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即出现肿瘤耐药(Kansanen et al.,2013)。
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是蛋白质功能和信号调控研究的重要内容,荧光蛋白作为可视化的蛋白标记在细胞研究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近年来发展的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BiFC)被广泛应用于体内蛋白质的研究。蛋白Nrf2和其胞质接头蛋白Keap1是肿瘤细胞耐药性分子机制中的重要调节者。因此,灵敏的Keap1和Nrf2相互作用检测系统一直是筛选药物的需要。BiFC技术操作简单,结果直观,可在活细胞的生理状态下直接观察到细胞内蛋白互作。荧光蛋白经过改造,发展了多个适合BiFC的荧光蛋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43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