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臭氧气浮工艺中高效自动排渣装置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2393.9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44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金鑫;金鹏康;王锐;侯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78 | 分类号: | C02F1/78;C02F1/2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臭氧 工艺 高效 自动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臭氧气浮工艺中高效自动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重力排渣方式,包括设置在臭氧气浮柱体(5)上部排渣区的环形集渣槽(11)和中部集渣斗(10),其中,所述环形集渣槽(11)为无顶面无底面的空心圆台形状,下部边缘与臭氧气浮柱体(5)的内壁连接且在连接处设置排渣管一(14),所述中部集渣斗(10)设置在臭氧气浮柱体(5)的中轴位置,呈漏斗状,底部通过集渣管(12)连接排渣管二(16),所述环形集渣槽(11)和中部集渣斗(10)的顶面平齐,所述环形集渣槽(11)和中部集渣斗(10)位于臭氧气浮运行常水位以下15-20cm,所述环形集渣槽(11)和中部集渣斗(10)的底面平齐,所述环形集渣槽(11)的宽度d1,中部集渣斗(10)的顶面直径d2,臭氧气浮柱体(5)的直径d3,之间的关系是d2=1.5~2d1,d3=(1.2~1.5)(2d1+d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臭氧气浮工艺中高效自动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管一(14)上设置有电磁阀一(13),所述排渣管二(16)上设置有电磁阀二(15),所述臭氧气浮柱体(5)中设置有浮渣高度探测器和液位传感器,所述电磁阀一(13)、电磁阀二(15)以及浮渣高度探测器和液位传感器均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还与原水进水管路上的提升泵(3)、排水管(7)上的电磁阀三(8)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臭氧气浮工艺中高效自动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气浮柱体(5)内位于底部设置有环形集水管(6)以及与臭氧气浮柱体(5)同轴的接触柱体(4),接触柱体(4)顶部敞口,底部同时与原水箱(1)以及回流水管(17)相连,接触柱体(4)中为接触区,所述中部集渣斗(10)设置在接触区的正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臭氧气浮工艺中高效自动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集水管(6)环绕接触柱体(4)设置。
5.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臭氧气浮工艺中高效自动排渣装置的自动排渣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水进入接触区,与溶气回流水充分混合,随后进入臭氧气浮柱体(5)上部的分离区,分离后的清水在底部收集外排,浮渣积累到一定量时,停止原水供给,浮渣随水位下降,经中部排渣斗(10)和环形排渣槽(11)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臭氧气浮工艺中高效自动排渣装置的自动排渣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控制器,当接收到浮渣高度探测器发送的浮渣积累预警信号时,控制关闭原水进水管路上的提升泵(3),开启带有时间继电器的电磁阀一(13)和电磁阀二(15),清水继续外排,上层浮渣从中部排渣斗(10)和环形排渣槽(11)中排出,当接收到液位下降至与中部排渣斗(10)和环形排渣槽(11)平齐时,控制关闭电磁阀一(13)、电磁阀二(15)以及排水管(7)上的电磁阀三(8),开启提升泵(3),直至接收到液位上升至正常运行水位,再次控制开启电磁阀三(8),恢复正常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239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关于大数据的网络安全防护系统
- 下一篇:一种猕猴桃种植灌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