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柽柳的工业化组培快繁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6529.3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88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山;任义芳;陈敏;庞彩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志坤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柽柳 工业化 组培快繁 技术 | ||
本发明公开了柽柳的工业化组培快繁技术,通过外植体的选择,消毒体系的建立、增殖培养、壮苗培养结合生根培养,并进行炼苗优化,最终本发明实现了多种柽柳的统一化组培快繁育苗,针对组培育苗的几个重要关键节点进行优化把控,包括启动率、茎段丛生芽的数量、生根率、生根条数、生根根长、炼苗成活率,最终获得了一致性的较高的炼苗成活率,实现了“启动率高、丛生芽多、成活率高和繁殖系数高”的效果,为柽柳的工业化育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技术支持,本发明非常适于工业化育苗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林木组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柽柳的工业化组培快繁技术,尤其是涉及可用于多种柽柳的规模化育苗生产技术。
背景技术
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全世界范围内的盐渍土壤超过8亿多公顷(Munns and Tester,2008),约占世界总面积的6.5%。在我国盐碱土总面积约为3.6×107hm2,占全国可利用土地面积的4.88%,是我国农业、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
柽柳属(Tamari x L.)植物为石竹目(Caryophyllales)柽柳科(Tamaricaceae)灌木或小乔木,柽柳属植物在全世界分布广泛,主要生长在温带和亚热带的干旱、半干旱、草原及盐碱地带。黄河入海口,植被生态系统脆弱,土壤含盐高,而柽柳在土壤含盐量0.5%-1.0%的地段上能正常生长,被称为盐碱地造林绿化的先锋植物,从选树适地原则,柽柳是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造林绿化和生态建设的首选树种。
柽柳属树种常用的繁殖方法有播种育苗、扦插育苗、组织培养育苗等。相较而言,植物组织培养不仅可以快速大量地进行个体繁殖,又能较好地保持植物本身的遗传特性,而且不受气候等环境因素影响,有利于实现柽柳工厂化育苗、加快其推广应用。
现有技术已经报道了多项柽柳的组培研究。如程磊(2001)首先建立了中国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一步成苗的组培技术,在激素KT的诱导下得到了完整植株,但未进行移栽实验(程磊和周根余,2001)。乔梦吉等(2007)将短穗柽柳扦插盆栽苗当年抽出的新嫩枝条作为外植体材料获得无菌苗后进行柽柳组培扩繁实验,待生根组培苗长到4-5cm高时,炼苗2-3d,移栽入营养土中,覆膜培养15天后炼苗成活率为75%(乔梦吉等,2007)。韦小敏等(2006,2007)分别以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丛生芽产生的组培苗和嫩茎产生的组培苗进行炼苗移栽,由丛生芽产生的组培苗移栽成活率较低,仅为50%,嫩茎产生的组培苗移栽成活率为80%(韦小敏等,2006;韦小敏等,2007)。韩琳娜等(2009,2010)以来自黄河三角洲的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的嫩芽作为外植体进行组培扩繁,发现取材部位和时间对外植体的分化诱导率具有明显的影响,后来又进行了一步成苗最佳培养基的筛选,最佳培养基为MS+1.00mg/L 6-BA+0.05mg/L NAA,炼苗成活率可达82.7%(韩琳娜等,2009;韩琳娜和周凤琴,2010)。杨立文等(2013)以短枝柽柳幼嫩茎段为外植体获得的组培苗炼苗后的移栽成活率为83%(杨立文等,2013)。刘振林等(2013)以白花柽柳的茎段为外植体材料,进行了由愈伤组织诱导到丛生芽的诱导和直接进行丛生芽的诱导两条途径的快繁实验,研究发现直接诱导产生丛生芽的效果最好,出芽率达98.68%,生根率为93%,炼苗后的移栽成活率为80%(刘振林等,2013)。专利文献CN104542294A公开了一种柽柳组培苗生根的方法,通过添加活性炭优化培养基,减少柽柳外植体褐化现象缩短培养周期。专利文献CN105052738A公开了一种柽柳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方法,利用中国柽柳外植体通过次氯酸消毒、新型的继代培养及和生根培养基培养,炼苗移栽成活率达96%以上。
虽然柽柳的组织培养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大多仍处在实验室阶段,并且现有研究均只是针对柽柳属的一种进行各项条件的优化并组培体系的建立,无法实现多种柽柳的统一的工厂化育苗,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师范大学,未经山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65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 下一篇:一种空间对接机构定位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