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红外到中红外宽带增透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70524.8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95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全民;吴玉堂;朱敏;黄胜弟;王国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波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光研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115 | 分类号: | G02B1/115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张学彪 |
地址: | 211123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宽带 增透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近红外到中红外宽带增透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顺序相接的第一MgF2层一、第一ZnS层一、第一MgF2层二、第一ZnS层二、第一MgF2层三、第一ZnS层三、第一YF3层、ZnSe基底层、第二YF3层、第二ZnS层一、第二MgF2层一、第二ZnS层二、第二MgF2层二、第二ZnS层三和第二MgF2层三;从第二YF3层到第二MgF2层三,各层的物理厚度依次为23±2nm、75±2nm、30±2nm、27±2nm、37±2nm、20±2nm、233±2nm;从第一YF3层到第一MgF2层一,各层的物理厚度依次为23±2nm、75±2nm、30±2nm、27±2nm、37±2nm、20±2nm、233±2n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到中红外宽带增透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顺序相接的第一MgF2层一、第一ZnS层一、第一MgF2层二、第一ZnS层二、第一MgF2层三、第一ZnS层三、第一MgF2层四、第一ZnS层四、第一YF3层、ZnSe基底层、第二YF3层、第二ZnS层一、第二MgF2层一、第二ZnS层二、第二MgF2层二、第二ZnS层三、第二MgF2层三、第二ZnS层四和第二MgF2层四;从第二YF3层到第二MgF2层四,各层的物理厚度依次为23nm、75nm、30nm、27nm、37nm、20nm、233nm、18nm和250nm;从第一YF3层到第一MgF2层一,各层的物理厚度依次为23nm、75nm、30nm、27nm、37nm、20nm、233nm、18nm和250n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近红外到中红外宽带增透膜,其特征在于:透波段为1-3微米。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近红外到中红外宽带增透膜,其特征在于:ZnSe基底层的厚度为3-20mm。
5.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近红外到中红外宽带增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含有离子源的镀膜机在真空状态下进行镀膜,起始真空度为(1.5±0.1)×10-3Pa,温度为130±5℃;离子源的加速电压为250±10V,屏极电压为400±10V,束流为60±5mA;YF3的蒸发速率为0.6±0.01nm/s,锌化合物层的蒸发速率为0.25±0.01nm/s,MgF2的蒸发速率位0.7±0.01n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波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光研软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波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光研软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052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高海拔的空中气象侦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辉度广视角增亮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