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垂直结构AlGaInP基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73839.8 | 申请日: | 201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0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波;杨凯;徐洲;张双翔;石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乾照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20 | 分类号: | H01L33/20;H01L33/22;H01L33/00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00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垂直 结构 algainp 发光二极管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一种垂直结构AlGaInP基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光电子技术领域,在衬底正面依次设置DBR层、N限制层、有源层、P限制层、电流扩展层、粗化层,在部分粗化层上设置欧姆接触层,在欧姆接触层上设置正电极;特点是述粗化层设置有若干沟槽,在沟槽的底面和侧面分别设置粗化的表面。本发明通过在粗化层设置沟槽,并在沟槽的底面和侧面分别设置粗化的表面,大大提高了粗化层的粗化面积,使外量子效应得以大幅提高,而且粗化层蚀刻出的沟槽不影响电流的横向扩展,故而实现了提高光提取率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AlGaInP四元系发光二极管的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四元系 AlGaInP 是一种具有直接宽带隙的半导体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多种光电子器件的制备。由于材料发光波段可以覆盖可见光的红光到黄绿波段,由此制成的可见光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受到广泛关注。四元系 AlGaInP红光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已大量用于户外显示、交通灯、汽车灯等许多方面。
由于GaAs 衬底晶格匹配的 AlGaInP 基材料LED 具有节能、寿命长、体积小、低电压和环保等优点,所以它将引发照明产业的革命。通过调整Al、Ga的浓度比,禁带宽度可以被调节至1.9~2.3eV之间变化,另一方面,AlGaInP基的发光二极管的波长范围几乎覆盖了550~650nm的范围,因此可以被用于红、橙和黄绿的发光二极管的制造。由于AlGaInP 基材料的折射率与空气的折射率相差很大,出光角度很小,同时又大于用于封装的材料如环氧树脂、硅胶(n ≈ 1.5),因此根据光的全反射定律可知,绝大部分光被全反射回LED 器件内部,这使得AlGaInP 基 LED 的出光效率很低。采用粗化技术,通过对出光面进行粗化,可以有效提高LED 的发光效率,事实证明,出光面的粗化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光的提取。
文献【IEEE Photonic. Technol. Lett., Vol.16, No.3, 750-752, (2004)】指出,对GaN LED 侧壁形成半圆形周期性图案,可以有效提高出光效率。
文献【Appl. Phys. Lett., Vol.63, No.16, 2174-2176, (1993)】指出,LED 表面的粗化能提高GaAs LED的外量子效应。
文献【J. Appl. Phys., vol. 93, pp. 9383–9385, 2003.】指出,对InGaN基LED通过表面的微粗化,可以有效提高出光率和改善光电性能。
在上述方法中,通过表面粗化来提高 LED 出光效率的方法已被业界广泛采用,成为 LED 行业的一种惯用技术。在 AlGaInP 基 LED 中,现有技术主要是对外延层表面和侧壁进行粗化。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 201310108349.2的文件中提出采用光刻制备掩膜图形,再利用湿法腐蚀 在 AlGaInP LED 侧壁形成周期性图形的方法。在中国专利号为201510653644.5的文件中提出了采用湿法腐蚀的方法对各颗 LED芯片外延层的四周蚀刻出至少达到 p-GaP 窗口层的切割道,再对外延层的表面和侧壁作粗化处理,以使外延层表面和侧壁都是呈粗化状的方法。
以上现有技术方法仅是LED芯片的表面上进行粗化,粗化前的表面为水平的LED粗化层,粗化后形成的粗糙不平的水平面,得到的粗化面积还是有限,所以对提高光的提取率的贡献不大,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出一种可进一步增加粗化面积,提高光提取率的垂直结构AlGaInP基发光二极管。
本发明包括设置在衬底背面的背电极,在衬底正面依次设置DBR层、N限制层、有源层、P限制层、电流扩展层、粗化层,在部分粗化层上设置欧姆接触层,在欧姆接触层上设置正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粗化层设置有若干沟槽,在沟槽的底面和侧面分别设置粗化的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乾照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扬州乾照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38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