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联弹性联轴器结构及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81030.X | 申请日: | 201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5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范亘;周渝;肖军;董伟;张电;李宗儒;徐进金;梁雅楠;刘佳鑫;胡颂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3/00 | 分类号: | F16D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联轴器 结构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联弹性联轴器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弹性联轴器用于连接主减速器与传动轴,通常可视为万向联轴器的一种,也称之为柔性铰,通常由橡胶、金属套筒等元件组成,结构简单、不需润滑,能减小传动系扭振、动载荷及噪声,有的结构还允许一定的轴向变形。在使用过程中,传动轴法兰盘与主减法兰盘通常需要通过金属或塑料衬套进行中心定位。
由于弹性联轴器自身结构及安装方式限制,现有弹性联轴器工作角度要求小于2°,极限情况下可以达到4°,但其使用寿命及性能下降明显。由于其工作角度的限制,弹性联轴器通常应用于传动轴夹角较小的轿车及SUV中,对于越野汽车等传动轴夹角较大的车辆,则无法使用。
在车辆的使用过程中,尤其是越野汽车在越野等极限工况使用中,单个弹性联轴器无法满足极限工况的使用,尤其针对越野、高速、冲击等工况,较小的弹性联轴器容易出现破裂。通过增大弹性联轴器尺寸可以提高其强度,但由于弹性联轴器周边布置影响,增大回转半径容易出现与周边零部件间隙小甚至干涉的问题,影响车辆布置及行车安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联弹性联轴器结构及汽车,解决了单个弹性联轴器工作角度过小且强度无法满足车辆使用要求的问题。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双联弹性联轴器结构,包括:串联弹性联轴器结构和球铰定位结构;
其中,所述串联弹性联轴器结构与所述球铰定位结构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串联弹性联轴器结构包括:第一弹性联轴器、第二弹性联轴器和过渡接盘,
其中,所述过渡接盘安装于所述第一弹性联轴器与第二弹性联轴器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弹性联轴器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二弹性联轴器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联轴器和第二弹性联轴器的横截面上均设有供螺栓通过的第一固定孔,中心部位设有第一定位孔。
可选地,所述过渡接盘上设有供螺栓通过的第二固定孔,中心部位设有第二定位孔。
可选地,所述球铰定位结构包括:传动轴三爪法兰、主减法兰定位套以及主减三爪法兰;其中,
所述传动轴三爪法兰与所述第一弹性联轴器固定连接;
所述主减法兰定位套和主减三爪法兰分别与所述第二弹性联轴器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传动轴三爪法兰具有:供螺栓穿过的第三固定孔以及定位销,所述定位销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三爪法兰的中间部位。
可选地,所述定位销为一顶端带球面的圆柱形结构。
可选地,所述主减法兰定位套具有:供螺栓穿过的第四固定孔、设置在中间位置的顶端带球面孔的圆柱形凸起,所述定位销与所述圆柱形凸起插合。
可选地,所述主减三爪法兰上具有供螺栓穿过的第五固定孔。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双联弹性联轴器结构。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两个弹性联轴器串联模式,并结合铰接定心方式,使联轴器的工作角度提高一倍,大大提高了联轴器的适应范围和使用强度,两个联轴器串联的模式,使联轴器的弹性变形能力提高一倍,有更好的扭转减振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双联弹性联轴器结构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发明的串联弹性联轴器结构的示意图;
图3表示本发明的球铰定位结构的示意图。
其中图中:1、串联弹性联轴器结构,2、球铰定位结构;
11、第一弹性联轴器,12、第二弹性联轴器,13、过渡接盘,21、传动轴三爪法兰,22、主减法兰定位套,23、主减三爪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联弹性联轴器结构,包括:串联弹性联轴器结构1和球铰定位结构2;
其中,所述串联弹性联轴器结构1与所述球铰定位结构2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10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棚樱桃种植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温室自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