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瘘血栓的实时检测系统、实时检测装置及其血流速度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95825.6 | 申请日: | 201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6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荣;仝腾;朱文亮;于涌;臧崇森;陈斌;王艳;马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8/06 | 分类号: | A61B8/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佟林松 |
地址: | 2150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栓 实时 检测 系统 装置 及其 血流 速度 方法 | ||
1.内瘘血栓的实时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瘘血栓的实时检测系统包括:主控模块、超声波探头驱动模块、双模式超声波探头模块、显示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和存储模块;
其中,所述双模式超声波探头模块,设有点探测和面探测两种工作模式,用于发出超声波信号,并接收由血红细胞散射回来的散射信号,将其转换成电信号,发送给所述超声波探头驱动模块;
所述超声波探头驱动模块,与所述双模式超声波探头模块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双模式超声波探头模块按照要求的工作模式进行工作,并将回波信号转化为多普勒频移原始数据发送给主控模块;
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超声波探头驱动模块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超声波探头驱动模块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超声波探头工作模式,接收并处理所述超声波探头驱动模块传送的多普勒频移原始数据,生成血液流速;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用于接收用户指令,显示血液流速和内瘘血栓的生长情况;
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并与所述主控模块进行数据交换,用于存储血液流速数据,建立动静脉内瘘健康记录本地数据库,或将存储血液流速数据发送给主控模块,然后通过主控模块控制无线传输模块发送给上位机端,进行后期分析运算;
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和无线信号连接,用于进行数据交换;
其中,所述双模式超声波探头模块包括一个第一发射器、两个第二发射器和两个接收器,所述两个接收器与所述超声波探头驱动模块信号连接;
所述一个第一发射器搭配所述两个接收器,形成点探测工作模式,对所述第一发射器发出的垂直落入待检测血流的超声波覆盖的点区域进行探测;
所述两个第二发射器搭配所述两个接收器,形成面探测工作模式,对所述两个第二发射器分别发出的入射角为β的超声波在待检测血流内叠加覆盖的面区域进行探测;
其中第一发射器位于中间,两个第二发射器分别位于第一发射器的两侧,两个接收器分别一一对应分别位于两个第二发射器的外侧;所述第一发射器包含8~32发射单元,所述两个第二发射器包含8~32个发射单元,β=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瘘血栓的实时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射器的发射路线与对应的每个接收器的接收路线间的夹角为α,10°≤α≤74°,所述第一发射器发出的超声波频率为5~12MHz;
每个所述第二发射器的发射路线与对应的所述接收器的接收路线间的夹角为α',10°≤α'≤74°,所述两个第二发射器发出的超声波频率为8~10MHz。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瘘血栓的实时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α=α',所述两个第二发射器包含16个或32个发射单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瘘血栓的实时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超声波探头驱动模块包括探头驱动电路单元、工作模式选择单元和原始数据获取单元,所述主控模块包括任务管理与外设控制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
所述任务管理与外设控制单元与所述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显示模块和所述存储模块均双向通讯,并依次与工作模式选择单元、探头驱动电路单元和双模式超声波探头模块单向通讯,所述数据处理单元与所述任务管理与外设控制单元以及所述存储模块分别双向通讯,并依次与所述原始数据获取单元和所述双模式超声波探头模块单向通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瘘血栓的实时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瘘血栓的实时检测系统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采用充电电池供电,所述充电电池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充电。
6.包含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实时检测系统的实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实时检测装置设有探测部件,所述探测部件设有包含所述双模式超声波探头模块的双模式超声波探头,所述双模式超声波探头的探测面设有呈直线排列的一个第一发射探头、两个第二发射探头和两个接收探头,所述第一发射器位于所述第一发射探头内,所述第二发射器位于所述第二发射探头内,所述接收器位于所述接收探头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实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探测部件还设有柔性垫块,所述实时检测装置还设有腕带,所述双模式超声波探头嵌于所述柔性垫块的第一侧面,且探测面外露,所述柔性垫块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与腕带的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发射探头位于所述直线排列的中心,所述两个接收探头分别位于所述直线排列的两端,相邻的发射探头的间距为2~8mm,所述第二发射探头与相邻的接收探头的间距为2~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582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泡茶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百香果采后防皱保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