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1-MRI成像引导下的光动治疗剂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98438.8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90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徐祖顺;朱伟;李全涛;王晶;阳哲;张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7/62 | 分类号: | A61K47/62;A61K41/00;A61K49/08;A61K49/18;A61K47/64;A61K47/69;A61K47/54;A61P35/00;B82Y30/00;B82Y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43006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1 mri 成像 引导 治疗 制备 方法 | ||
1.一种T1-MRI成像引导下的光动治疗剂制备方法,所述光动治疗剂制备方法将蛋白质/磺胺嘧啶-有机金属框架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作为诊疗剂,所述蛋白质/磺胺嘧啶-有机金属框架结构由钆 或 锰 -卟啉分子与蛋白质/磺胺嘧啶复合物制得,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钆 或锰 卟啉金属有机框架结构的纳米粒子;
S2:制备蛋白质/磺胺嘧啶复合物;
S3:制备牛血清蛋白/磺胺嘧啶-钆 或锰 卟啉纳米复合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1-MRI成像引导下的光动治疗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S1.1:配制三价钆离子溶液或 二价锰离子溶液:称取3.72mgGdCl3·6H2O溶于10mL的有机溶剂,备用;再称取1.98mgMnCl2·4H2O溶于10mL的有机溶剂,备用;
S1.2:配制卟啉溶液:称取7.90mg内消旋-四(4-羧基苯基)卟吩溶于10mL的有机溶剂,备用;
S1.3:分别取上述配制好的1mLGdCl3·6H2O或MnCl2·4H2O,内消旋-四(4-羧基苯基)卟吩溶液于25m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10mL的有机溶剂,并加入0.4mL的醋酸,室温搅拌2h;
S1.4:将体系升温至80-120℃,反应24h,并冷却至室温;
S1.5:分别用反应溶剂乙醇、去离子水离心洗涤数次,将产品放在60℃的真空干燥箱干燥24h,即制备出NMOFs纳米粒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1-MRI成像引导下的光动治疗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S2.1:配制1×10-5mol/L的牛血清蛋白溶液:称取66.43mg的牛血清蛋白,溶于100mL去离子水,备用;
S2.2:配制2×10-4mol/L的磺胺嘧啶溶液:称取磺胺嘧啶钠5.44mg,溶于100mL去离子水,备用;
S2.3:取3mL已配制好的牛血清蛋白溶液与0.8mL磺胺溶液共混,磁力搅拌12h,即得蛋白质/磺胺嘧啶复合物备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1-MRI成像引导下的光动治疗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S3.1:称取S1中所制备好的钆 或锰 卟啉金属有机框架结构纳米粒子10mg分散于10mL去离子水中, 用400W超声仪反复超声2h,至纳米粒子均匀的分散在水溶液中;
S3.2:加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N-羟基琥珀酰亚胺对S1中的NMOFs溶液进行活化处理;
S3.3:将S2中制备的蛋白质/磺胺嘧啶复合物溶液缓慢地滴加到S3.2中已活化处理的钆 或锰 卟啉纳米粒子,在室温下反复超声12h;
S3.4:反应完成后,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数次,弃其上清液;
S3.5:最后的产品分散在水溶液中备用,即得蛋白质/磺胺嘧啶-钆或锰卟啉金属有机框架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溶液。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T1-MRI成像引导下的光动治疗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2中对NMOFs溶液进行活化处理的具体方法为:在溶液中加入1mL的4mg/mL EDC溶液,室温下磁力搅拌15min后,加入1mL的3mg/mL NHS溶液,室温下磁力搅拌2h,待反应完成后,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两次后备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T1-MRI成像引导下的光动治疗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价钆盐为六水合氯化钆;其二价锰盐为四水合氯化锰;所述的三价钆盐与卟啉衍生物的摩尔比为1-2:1。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T1-MRI成像引导下的光动治疗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甲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8.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T1-MRI成像引导下的光动治疗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的牛血清蛋白与磺胺嘧啶与钆卟啉质量比为30-40:1:180-1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大学,未经湖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843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