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1-MRI成像引导下的光动治疗剂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98438.8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90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徐祖顺;朱伟;李全涛;王晶;阳哲;张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7/62 | 分类号: | A61K47/62;A61K41/00;A61K49/08;A61K49/18;A61K47/64;A61K47/69;A61K47/54;A61P35/00;B82Y30/00;B82Y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43006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1 mri 成像 引导 治疗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1‑MRI成像引导下的光动治疗剂制备方法,首先制备钆(锰)‑卟啉金属有机框架结构的纳米粒子;再制备蛋白质/磺胺嘧啶复合物;将纳米粒子与复合物混合制备牛血清蛋白/磺胺嘧啶‑钆(锰)卟啉纳米复合材料,将纳米复合材料在T1‑MRI成像引导下的光动效应即为光动治疗剂;该T1‑MRI成像引导下的光动治疗剂具体为蛋白质/磺胺嘧啶‑钆(锰)卟啉金属有机框架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所制得的复合材料生物相容性较好,细胞毒性低,MTT测试证明此复合材料在660nm激光光照下可以触发光动效应,而杀死肿瘤细胞。同时,所制得的复合材料是很好的T1‑MRI造影剂,可用于肿瘤的筛查及引导光动治疗,此复合材料在肿瘤的治疗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科学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T1-MRI成像引导下的光动治疗剂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恶性肿瘤,也被称为癌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最大的疾病之一。越早发现肿瘤,就越有利于肿瘤的治疗。磁共振成像(MRI)是目前临床诊断肿瘤最有力的检测手段之一,其拥有高分辨率、无电离辐射损伤及多参数、多序列成像等优点。为了达到更清晰,更精准的成像,临床上通常使用造影剂来提高成像部位的对比度,而得到病变更全面的信息。因此开发新颖的MRI造影剂显得尤为重要。具有顺磁性的物质可用于MRI信号增强剂,研究较多的是以钆,锰配合物为主的纵向弛豫造影剂(T1制剂)。肿瘤细胞由于拥有很高的代谢能力,生长旺盛,并且容易转移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开发诊断与治疗一体化的诊疗试剂对于肿瘤的治疗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
光动治疗由于其创伤性小,低毒副作用,简单易行,可重复作用等特点而可作为肿瘤治疗最有前景的治疗方式之一。它是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将能量传递给敏化剂而使触动周围氧气产生大量的单基态的氧,使肿瘤细胞产生程序性凋亡。然而光动治疗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氧气依耐性强、敏化剂达到肿瘤部位的剂量较低且治疗前后的监测难题而限制着其发展。
卟啉分子由于其独特的π电子且是高度共轭的体系而具有对医学光窗口(600-1000nm)光线的广谱吸收,同时可以触发周围氧气产生单基态氧,产生光动效应。利用T1-MRI造影效果的金属离子与卟啉分子自组装制备金属有机框架结构的纳米粒子,其纳米粒子具有T1-MRI造影及光动治疗的双功能。磺胺嘧啶是一种医学上使用较多的广普抗菌药,同时它可以靶向于肿瘤部位过度表达的碳酸酐酶,提供针对肿瘤靶向的能力,可通过抑制肿瘤部位过度表达的碳酸酐酶的活性,从而可改善肿瘤部位缺氧的状态,也可以提高光动治疗作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是作为医用材料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蛋白质是生命体的物质基础,可以充当优异的药物载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T1-MRI成像引导下的光动治疗剂制备方法,将制备出蛋白质/磺胺嘧啶-有机金属框架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作为一种T1-MRI成像引导下的光动治疗的诊疗剂,对于肿瘤的有效治疗有深远的意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T1-MRI成像引导下的光动治疗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钆(锰)-卟啉金属有机框架结构的纳米粒子;
S2:制备蛋白质/磺胺嘧啶复合物;
S3:制备牛血清蛋白/磺胺嘧啶-钆(锰)卟啉纳米复合材料;
S4:纳米复合材料在T1-MRI成像引导下的光动效应即为光动治疗剂。
优选的,所述S1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S1.1:配制三价钆离子溶液(二价锰离子溶液):称取3.72mg GdCl3·6H2O溶于10mL的有机溶剂(1mmol/L),备用;再称取1.98mg MnCl2·4H2O溶于10mL的有机溶剂(1mmol/L),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大学,未经湖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84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