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十八辊轧机的工作辊侧支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02493.X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0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洁;尉强;孙光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3/02 | 分类号: | B21B13/02;B21B31/22;B21B31/30;B21B29/00;B21B38/06;B21B33/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胡琳萍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十八 轧机 工作 支撑 装置 | ||
1.一种十八辊轧机的工作辊侧支撑装置,关于轧机中心对称设置在轧机的入口侧和出口侧;其特征在于:每个工作辊均由出口侧和入口侧各一个侧支撑辊支撑,各侧支撑辊与连接的动力端共同形成各侧支撑分支,共有四个侧支撑分支关于轧机中心对称设置;各侧支撑分支中,每一个侧支撑辊均和两组背衬组件通过侧支撑轴承座连接在一起,该侧支撑轴承座和侧支撑梁连接;第一斜楔固定在侧支撑梁上并位于侧支撑梁外侧,沿竖直方向,第二斜楔平行设置在第一斜楔外侧,且与第一斜楔上下斜面相对设置并在轧制状态时接触压紧,第二斜楔与第二驱动装置连接;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导轨均固定在机架上;导轨包括侧支撑梁导轨和斜楔导轨,侧支撑梁支撑在侧支撑梁导轨上并能够沿侧支撑梁导轨前后滑动,第二斜楔的外侧与斜楔导轨配合并能够沿斜楔导轨前后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八辊轧机的工作辊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装置设置移传感器和测压头,用于控制侧支撑梁前进、后退的位置;第二驱动装置设有测压元件,保证第二斜楔和第一斜楔斜面压紧且不过多增加侧支撑梁的附加力,避免侧支撑失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十八辊轧机的工作辊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液压马达和与其连接的千斤顶,千斤顶头部安装有测压头,侧面安装有位置传感器,液压马达驱动千斤顶,能保证侧支撑辊的位置精度并测量水平力大小,一旦水平力超出设计范围马上发出报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八辊轧机的工作辊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第一斜楔和第二斜楔的各自的斜面角度设计成自锁角度时,第二驱动装置不承受水平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八辊轧机的工作辊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侧支撑梁内部安装有乳化液喷射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八辊轧机的工作辊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侧支撑轴承座通过卡槽和侧支撑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八辊轧机的工作辊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十八辊轧机的工作辊侧支撑装置的轧制准备步骤如下:
穿带完毕之后,入口侧和出口侧支撑辊分别在带有位移传感器和测压头的第一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沿固定在机架上的导轨滑动并靠近工作辊,检查位移传感器和测压头显示数值是否达到预设到位值,若两侧侧支撑辊均已到位, 即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此时,按预设定调整工作辊水平移动距离,工作辊两侧侧支撑辊移动相同距离,保证工作辊被移到预设定位置;之所以要预先夹紧工作辊,再做工作辊水平移动操作,是为了保证在水平移动过程中工作辊的稳定;确保上述操作已经完成,检查无误后,即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然后,第二驱动装置工作,控制第二斜楔靠近第一斜楔,检查测压头显示数值是否达到预设到位值,到位后即可启动轧机,开始轧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八辊轧机的工作辊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十八辊轧机的工作辊侧支撑装置的检修换辊步骤如下:
检修维护时,先停止轧制,然后起动第二驱动装置,退回第二斜楔,然后起动第一驱动装置,将侧支撑轴承座退到机架可活动边界内的轧机工作辊和中间辊的换辊范围外区域,由换辊小车钳住包括侧支撑辊和背衬组件的侧支撑轴承座组件并从机架中拖出,再次装入新的侧支撑轴承座组件,反向进行上述操作即完成侧支承辊和背衬组件等的更换,更换过程省时省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249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