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高活性二氧化碳甲烷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02789.1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69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龙;刘蓉;王琪;何忠;肖天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83 | 分类号: | B01J23/83;C07C1/12;C07C9/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100031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活性 二氧化碳 甲烷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高活性二氧化碳甲烷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CO(NH2)2代替NaOH和Na2CO3,即可以避免了Na+离子的引入,又通过CO(NH2)2在90‑120℃下缓慢水解提供沉淀所需要的OH‑和CO2‑生成均一的[Ni1‑x2+Alx3+(OH)2]x+(CO3)x/22‑沉淀;之后经过离心、过滤,洗涤,干燥,焙烧得到镍铝类水滑石催化剂前体,再添加碳酸钾和铝酸钙水泥进行湿磨捏合,打片成型制备出成品甲烷化催化剂。本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催化剂强度高,寿命长的优点;该甲烷化催化剂在150℃‑250℃左右开始起活,260℃‑400℃达到90%以上的CO2转化率和接近100%的CH4选择性,并具有良好的水热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制天然气甲烷化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温高活性二氧化碳甲烷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天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的环境生活面临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雾霾黄色预警日益频繁,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安全、高效的环境友好型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仅占5.7%,远低于国际24%的平均水平,结合我国能源国情是“富煤,缺油,少气”,发展煤制天然气产业,在煤矿坑口直接实现煤炭的一次性转化,可以直接通过天然气管道实现远距离安全输送,不仅可以大量节省运输交通费用,而且实现能源就地转化,缓解城市空气质量的深度污染,节能、高效、环保。
国办发2014年6号文件《关于建立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有序推进煤制气示范项目建设”;且在2014年5月21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双方商定,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30年。从国家长远政策来看,天然气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能源,在替代煤炭资源和石油资源的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同时结合自身优势,华能新疆准东40亿nm3/年煤制天然气项目已获发改委批准,将示范自主研发的煤制气技术;而目前我国煤制气项目均采用国外的工艺包和催化剂,每年要支付昂贵的技术许可费,迫切需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制天然气工艺技术。
对于CO2甲烷化反应,每1个百分点的CO2甲烷化可产生60℃的绝热温升,甲烷化反应放出的大量热量会使反应器床层瞬间超温,造成催化剂高温烧结而失活;为减少该热效应,工业上采用产品气循环和多段反应相结合的工艺。而反应器的进口温度受限于催化剂的起活温度,因此降低CO2甲烷化催化剂的起活温度,就可以降低循环量节约运行成本。当前甲烷化催化剂主要以硝酸镍做为主要催化活性组分前驱体,以γ-Al2O3、拟薄水铝石、硝酸铝为载体或载体铝源,以碱土金属(Mg、Ca、Ba)、稀土金属(La、Ce、Sm)、过渡金属(Fe、Co、Ti、Zr、Mn、Cu、Mo)等作为助剂组分;采用浸渍法、络合法、尿素燃烧法等方法制备了不同系列的甲烷化催化剂。这些催化剂起活温度一般在300℃左右,350℃-400℃能达到90%的CO2转化率。
目前制备甲烷化催化剂主要有沉淀法、浸渍法。专利CN 101884927A为浸渍法催化剂,以球型γ-Al2O3和复合氧化物为载体。该类催化剂镍负载量低,不适合在低温下使用,所需的压力高,投资成本也高。;CN104511314A将雷尼金负载在有机高分子材料载体表面制备的甲烷化催化剂,该催化剂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27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