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二次点火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08956.3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94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封锋;党建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K9/95 | 分类号: | F02K9/95;F02K9/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唐代盛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火箭发动机 二次 点火 结构 | ||
1.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二次点火结构,包括发动机壳体(1)、尾喷管(2),挡药板(6)、一级燃烧室,一级点火药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级燃烧室,二级点火药盒和气压阀;
所述尾喷管(2)固接于发动机壳体(1)的尾部,所述挡药板(6)、一级燃烧室,一级点火药盒,二级燃烧室,二级点火药盒和气压阀均位于发动机壳体(1)内部;所述发动机壳体(1)的末端设有一级燃烧室,一级燃烧室填充有发射药柱(3);所述一级点火盒设置在发射药柱(3)后端的的凹槽内;所述气压阀位于一级燃烧室和二级燃烧室之间,将一级燃烧室和二级燃烧室隔开;所述二级燃烧室内填充有二级增程药柱(12),所述二级点火盒设置在二级增程药柱(12)后端的凹槽内;所述挡药板(6)固接在尾喷管(2)前端内,尾喷管(2)对一级燃烧室的发射药柱(3)进行固定,且挡药板(6)轴向上均匀设有出气孔;
所述气压阀包括前盖(17)、后盖(18)、圆柱销(19)、弹簧(20);位于一级燃烧室和二级燃烧室之间,发动机壳体(1)内设有隔板(1-1),隔板中心设有圆孔(1-2);所述后盖(18)前端的圆环经圆孔(1-2)从一级燃烧室伸入二级燃烧室;所述前盖(17)固接在圆环内,且前盖(17)后端设有凹槽,使得前盖(17)与后盖(18)之间形成一个气室;且前盖(17)后端面与圆环后端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前盖(17)的中心设有通气孔(17-1);所述圆环的径向上对称设有通孔(18-2),通孔(18-2)内设有圆柱销(19);所述隔板(1-1)径向上上对称的设有沉孔(1-3),沉孔(1-3)与通孔(18-2)同轴,沉孔(1-3)内设有弹簧(20);所述圆柱销(19)的长度大于通孔(18-2)的深度,且圆柱销(19)的长度小于沉孔(1-3)的深度;
当一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工作结束后,二级点火药盒点火,点燃二级增程药柱,二级增程药柱燃烧产生燃气,通过气压阀前盖的通气孔进入气压阀气室,气体压力将圆柱销下面的弹簧压缩,使圆柱销完全弹出,气压阀闭锁打开,二级燃烧室内的燃气将气压阀整体冲出到一级燃烧室内;在一级燃烧室内撞击破碎形成碎片后从喷管排出,发动机壳体隔板上的圆孔打开,二级燃烧室内的燃气通过圆孔进入一级燃烧室,再通过挡药板上均匀布置的出气孔由尾喷管喷出,使固体火箭发动机二次点火成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二次点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壳体(1)的内壁上涂有隔热层(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二次点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药板(6)上出气孔的数量为10-15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二次点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药柱(3)为实心圆柱形装药,其圆周面和前端面分别包覆有包覆层(4),而后端面无包覆层(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二次点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点火药盒包括第一点火药(7)、第一点火头(8)、第一正极点火线(10)、第一负极点火线(9);所述一点火头(8)埋入第一点火药内,点第一火头(8)上设有第一正极点火线(10)和第一负极点火线(9),并且第一正极点火线(10)和第一负极点火线(9)从挡药板(6)和尾喷管(2)延伸出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二次点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增程药柱为实心圆柱形装药,其圆周面和前端面由包覆层(4)包覆,而后端面无包覆层(4)。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二次点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点火药盒包括第二点火药(13)、第二点火头(14)、第二正极点火线(15)和第二负极点火线(16);所述第二点火头(14)埋入第二点火药(13)内,第二点火头(14)上设有第二正极点火线(15)和第二负极点火线(16);并且第二正极点火线(15)和第二负极点火线(16)均从二级燃烧室内部的包覆层和隔热层之间向前延伸,通过火箭的发动机与火箭头部连接处一直延伸到战斗部前端的火箭引信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895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体式活塞
- 下一篇:一种柴油机燃油系统及其电控喷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