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气管道裂缝式泄漏的带压封堵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13497.8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43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陆伯忠;杨争战;陆伟国;冯伟;丁祥东;顾艳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安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7 | 分类号: | F16L55/17;F16L55/175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郑博文 |
地址: | 202150 上海市崇明区长兴镇潘园公***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气 管道 裂缝 泄漏 封堵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管道裂缝式泄漏的带压封堵工艺,通过在泄漏裂缝段内部进行胶水填充,以形成塞体的方式完成泄漏裂缝段的封堵,具有较好的封堵效果,避免燃气通过泄漏裂缝段内部向其表面的补丁进行冲击而发生补丁松动引起二次燃气泄漏的情况;使密封腔室与燃气管道之间产生一定的压强差,使得具有一定弹性的补丁能够发生形变,并使补丁部分区域嵌设进入至泄漏裂缝段内部,在补丁形变之前通过裂缝扩张,使得补丁能够较为容易的形变延伸至裂缝内部,嵌设入泄漏裂缝段内部的补丁一方面起到隔断的作用,能够有效避免胶水直接注入至泄漏裂缝段内部造成渗漏至燃气管道内部的情况,另一方面起到容腔的作用,用于放置胶水并顺利的固化形成塞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管道维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燃气管道裂缝式泄漏的带压封堵工艺。
背景技术
燃气管道为了安全运行,一般情况下都是埋设在地下即为埋地敷设,大都不允许架空敷设。埋地敷设虽对管线能起到保护作用,不影响农业耕作和地面人类活动,但是由于自然原因 ( 如管道自然腐蚀、化学腐蚀等 ) 或人为原因 ( 如钻探、打井、打桩、推上机挖上等 ) 经常造成埋地敷设的燃气管道产生或大或小的裂缝,导致燃气泄漏。城市燃气具有易燃、易爆和有毒的特点,一旦燃气管道内可燃气体发生泄漏,就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行堵漏处理,防止燃气大量泄漏,以保证城市居民正常生产生活和人身安全。
常见的堵漏方法是先切断气源,将燃气管道内的气体排尽,然后进行焊接补漏处理。该方法的弊端在于:耗费时间长、浪费宝贵的燃气资源、污染环境和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公开号为CN101862883B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燃气管道泄漏带压封堵焊接方法涉及一种燃气管道封堵焊接方法。带压封堵焊接方法的步骤:将泄漏点或泄漏缝段的燃气管道清理干净;制作半圆弧卡具,在卡具上粘贴补丁片,把卡具卡装在距泄漏处 1-2 米处的燃气管道上,将卡具沿管线轴向推动,直至到管道泄漏处;对称成对均衡逐渐锁紧螺栓,在卡具的端部点焊半环形挡片,将半环形挡片与泄漏处燃气管道分两步间断焊接,最后形成整体封闭焊道,进行检漏和防腐处理后,完成回填。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粘贴补丁的方式进行燃气管道泄漏处的密封,但是补丁只是针对于泄漏处的表面进行封堵,而未对泄漏处内部进行有效的封堵,由于燃气管道内部始终流通有燃气,燃气会通过泄漏处内部向其表面的补丁进行冲击,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补丁松动,容易造成燃气二次泄漏的情况,现有技术存在改进之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管道裂缝式泄漏的带压封堵工艺,该带压封堵工艺对燃气管道泄漏裂缝段内部进行有效封堵,具有较好的封堵效果,能够减缓燃气二次泄漏的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燃气管道裂缝式泄漏的带压封堵工艺,带压封堵工艺具体步骤为:
步骤A、将发生泄漏裂缝段的燃气管道的周围物质挖掘开,露出泄漏裂缝段的燃气管道并将其表面清理干净;
步骤B、制作一能够覆盖泄漏裂缝段的补丁,并将补丁通过粘胶贴合在泄漏裂缝段上方;
步骤C、通过敲击泄漏裂缝段表面,使得泄漏裂缝段的裂缝直径得到一定程度的扩张,扩张后的泄漏裂缝段依然位于补丁覆盖区域内;
步骤D、在燃气管道泄漏段上设置一壳体,壳体与燃气管道之间形成有密封腔室,泄漏裂缝段位于密封腔室内;
步骤E、在壳体上设置有注入口,所述注入口连通有高压气泵,高压气泵朝密封腔室内部通气,上述补丁采用弹性材质制成,使得密封腔室内部的压强大于燃气管道内的压强,进而使得补丁弹性形变,补丁部分区域嵌设进入至泄漏裂缝段内部;
步骤F、保持密封腔室内部压强,并在泄漏裂缝段内部进行胶水填充,填充后的胶水固化形成与泄漏裂缝段嵌设配合的塞体;
步骤G、停止高压气泵运转,并封闭注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安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安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34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