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铸铁缸套的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13876.7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92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黄德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内配集团安徽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27/18 | 分类号: | B22D27/18;B22D13/00;C22C37/10;C22C37/06;C23C8/72;C23C8/02;F02F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王学勇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铁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铁缸套的制备工艺,通过在模具的内壁涂覆有经过配方优化的涂料制成涂层,采用离心铸造的方式铸造成铸件,再将将铸件采用氯化氢乙醇溶液与进行超声波处理,然后采用高速喷砂方式对铸件的内壁进行粗化处理,最后利用共渗剂进行共渗处理制成共渗层。该铸铁缸套的成品率高达96.3~97.2%,与市场上同类型的传统缸套对比,本发明所述铸铁缸套的耐磨性提高了33.9~35.1%,能有效地延长其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缸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铸铁缸套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缸套就是气缸套的简称,它镶在缸体的缸筒内,与活塞和缸盖共同组成燃烧室。缸套分为干缸套和湿缸套两大类。背面不接触冷却水的气缸套叫干缸套,背面和冷却水接触的气缸套是湿缸套。干缸套厚度较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湿缸套直接接触冷却水,所以有利于发动机的冷却,有利于发动机的小型轻量化。
现有铸铁缸套的加工方式存在着成品率低,成品后缸套内壁的耐磨性有限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铸铁缸套的制备工艺,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铸铁缸套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涂料
将硅微粉、钠基膨润土、高铝矾土、硬脂酸钠、苯并噁嗪树脂、氯化铜加入碾轮式混砂机中,混碾25~30分钟;将碾压好的物料倒入搅拌桶中,加入水后以200~230转/分的转速搅拌3~4小时,即制得涂料;
步骤二、制备铁水
按如下化学成分百分含量进行配料:C:3.3~3.5%,Si:1.6~1.8%,Mn:0.5~0.7%,P:0.11~0.13%,S:0.04~0.06%,Cr:0.08~0.12%,孕育剂:0.8%,其余为Fe,将上述配料倒入中频感应电炉中进行熔炼,铁水出炉温度为1450~1480℃;
步骤三、浇铸
在模具的内壁涂覆涂料制成涂层,涂层厚度为0.5~0.7mm,之后将铁水倒入模具中,采用离心铸造的方式铸造成铸件,铸件冷却至室温脱模;
步骤四、表面处理
将铸件浸入氯化氢乙醇溶液中,然后进行超声波处理,所使用超声波频率35~40KHz,处理时间30分钟,处理后的铸件立即使用110~120℃的热风吹20~30分钟;然后采用高速喷砂方式对铸件的内壁进行粗化处理,粗化后铸件内壁的表面粗糙度为50~250μm;在粗化后铸件内壁均匀涂抹一层共渗剂,然后使用等离子体火炬在铸件的内壁制成共渗层;
步骤五、精加工
按照设计尺寸对铸件的外壁进行粗车、精车,然后珩磨、抛光处理即得到成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孕育剂为稀土硅铁合金孕育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涂料中硅微粉、钠基膨润土、高铝矾土、硬脂酸钠、苯并噁嗪树脂、氯化铜、水的质量比为100:(25~30):(23~25):(1.1~1.2):(33~35):(1.2~1.3):(200~22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硅微粉的粒度为325~400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钠基膨润土的粒度为325~400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高铝矾土的粒度为325~400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苯并噁嗪树脂的粒度为325~400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氯化氢乙醇溶液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为1.5~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内配集团安徽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原内配集团安徽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38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铸造设备及铸件浇注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铸造铁水浇注用移动操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