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产品脱镉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16585.3 | 申请日: | 201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33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梅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0/24 | 分类号: | B01J20/24;B01J20/30;A23L5/20;A23L1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602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产 品脱 吸附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海产品脱镉吸附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改性二氧化硅粉20~30份、鱼骨粉50~70份、改性贝壳粉25~50份、虾壳粉15~30份、络合剂10~30份、碳酸钠3~5份、溶剂200~400份;
其中所述的改性二氧化硅粉经过以下步骤处理:
a.将二氧化硅粉用清水洗净,然后烘干,放于0.5~1M的稀盐酸中浸泡24~36h,然后烘干;
b.将氯化镁加入水中配置1~1.5M的氯化镁溶液,然后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其成为氢氧化镁悬浊液;
c.将步骤a得到的二氧化硅粉放入步骤b得到的氢氧化镁悬浊液中浸泡48~54h,每隔2~3h,搅拌一次,将处理好后的二氧化硅粉取出在110~120℃条件下烘干;
d.将步骤c得到的二氧化硅粉放于600~700℃下进行煅烧2~4h,得到改性二氧化硅粉;
所述的改性贝壳粉经过以下处理:将钛酸酯加入乙醇中,配置成钛离子浓度为0.1~2M的溶液,搅拌后加入贝壳粉浸渍,滴加二乙醇胺直至pH为7以上,搅拌30~50min静置24~36h,过滤,沉淀加热灯下烘干,洗涤后再烘干,放于马弗炉中以200~300℃下煅烧4~5h,继续升温再在550~600℃下保温6~7h,得到改性贝壳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产品脱镉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络合剂为葡萄糖酸钠、三聚磷酸钠中的一种或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产品脱镉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由如下重量份原料混合而成:水5~10份、乙醇5~1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产品脱镉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骨粉的制备步骤如下:取鱼骨,去残肉,粉碎至100~200目,以1g:20~30mL浸入水中,在超声波辅助下清洗30~60min后过滤,烘干,即得鱼骨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产品脱镉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虾壳粉的制备步骤如下:
1)清洗虾壳:取虾壳,粉碎至200~300目,浸入盐酸中,过滤洗涤,再浸入水中,在超声波辅助下清洗30~60min后,过滤,烘干;
2)配置磷酸盐溶液:将磷酸盐加入到水中配置浓度为0.05~0.1M的磷酸盐溶液,加入盐酸调节pH到7~7.5之间;
3)表面修饰:将步骤1)所得的虾壳粉浸入磷酸盐溶液,调节固液比为1∶10~1∶15,加入待处理壳总重量3~5%的EDTA,加入待处理虾壳总重量3~5%十六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升温至60~80℃,以3000~4000r/min的速度搅拌30~60min后过滤,干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海产品脱镉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磷酸盐为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三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海产品脱镉吸附剂,其特征在于:超声波辅助的条件为:功率为300~400W,频率为30~40KHz。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产品脱镉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如下:混合上述原料,于70~90℃温度条件下干燥,干燥完毕,粉碎至30~5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未经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658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液体混合物的制备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清洁能源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