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纯异丙醇的全温程吸附萃取净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16939.4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52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钟雨明;刘开莉;陈运;陈勇;唐金财;汪兰海;蔡跃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天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9/74 | 分类号: | C07C29/74;C07C29/86;C07C3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徐金琼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丙醇 全温程 吸附 萃取 净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纯异丙醇的全温程吸附萃取净化方法,属于异丙醇净化技术领域,采用来自工业级异丙醇(98~99%,w/w)液相或气相作为原料,经过液相或气相吸附工序、萃取解吸工序、萃取剂再生工序、净化工序,得到异丙醇含量大于等于99.99%、水含量小于等于50ppm、阴离子钠离子等小于等于0.2~1.2ppb、金属离子小于等于0.1ppb、颗粒物0.2μm含量(LPC)小于等于100的USE电子级异丙醇产品,其中,采用一定的临界萃取剂,可实现吸附工序、萃取解吸工序的等温,或等压,或等温等压循环操作,本发明具有产品纯度高、能耗低、吸附剂使用寿命长、操作全自动化诸多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异丙醇净化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超纯异丙醇的全温程吸附萃取净化方法。
背景技术
异丙醇(IPA)作为溶剂、中间体、防冻剂、杀菌剂、杀虫剂、清洁剂、消毒防腐剂等,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农药、纺织、家庭护理、电子等行业,其中,应用于半导体电子行业中的超纯电子级(USE)异丙醇,采用现行的吸附法、二次蒸馏法,效果较差。国内现行的生产与开发的工艺技术,大多仅能制得分析纯(AR)及高纯电子级(SE)的中低端电子级异丙醇产品,且生产规模较小,极少有万吨级的生产能力。
超纯电子级(USE)主要指标中,异丙醇含量大于等于99.99%(w/w)、水含量小于等于50ppm、阴离子钠离子等小于等于0.2~1.2ppb、金属离子小于等于0.1ppb、颗粒物0.2μm含量(LPC)小于等于100,以及阻抗小于等于10GΩ。因此,现行的工艺技术,比如,以工业级的异丙醇(IPA99.8%、水≤500ppm、阴离子≤20等)作为原料,采用二次蒸馏,脱水深度仅能达到水含量小于80~200ppm,阴离子、钠离子、金属离子等含量均达不到USE级的异丙醇产品指标,并且能耗较高;再如,采用气相变温吸附(TSA)法,脱水深度可以达到标准,但阴阳离子、金属离子等含量难以达标,并且,需要再生气体在较高温度下进行再生,需要处理再生气体,吸附剂因过大的温差应力导致吸附剂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同时,再生时间较长,难与吸附形成循环操作。更重要的是,由于在超过120℃的再生温度下,少量被吸附剂共吸附的异丙醇、阴阳离子及金属离子等与自身及吸附剂发生化学反应,吸附剂吸附容量及选择性等性能的严重下降,产品纯度受到很大影响,吸附剂使用寿命大幅度下降。若采用液相变温吸附(TSA)方法,再生时间更长,再生温度也不能过高,同样存在着与气相变温吸附(TSA)类似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纯异丙醇的全温程吸附萃取净化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生产规模较小、阴离子、钠离子、金属离子等含量均达不到USE级、能耗高、吸附剂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纯异丙醇的全温程吸附萃取净化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1)吸附工序,质量分数为98~99%的工业级异丙醇作为原料,进入吸附塔进行吸附,微量水分作为吸附质,被装填在吸附塔中的吸附剂所吸附,待吸附饱和后进入萃取解吸工序;而不吸附的微量低沸点杂质组分及异丙醇为脱水的纯异丙醇,其中,纯异丙醇中水分含量小于50ppm,进入下一个净化工序得到超纯异丙醇产品;
(2)萃取解吸工序,采用临界或超临界的甲烷、乙烷、二氧化碳、丙烷、丁烷中的一种作为萃取剂,从塔顶或塔底通入吸附饱和的吸附塔进行萃取解吸,萃取剂从吸附剂表面及通道中萃取溶解出被吸附的水分,形成富集水的解吸气,简称水气;
(3)萃取剂再生工序,步骤(2)得到的水气进入萃取剂再生工序的分离釜,将压力降至1.0~2.0MPa,温度在-90~-40℃范围,从釜底得到冷凝水排出;从釜顶逸出临界萃取剂,经过加压或直接作为萃取剂,再进入萃取解吸工序,循环使用。
作为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吸附塔设有N个,N为大于1的自然数,其中1至N-1个吸附塔吸附结束而进入萃取解吸工序时,其余吸附塔经过萃取解吸后再进入吸附工序,实现连续循环吸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天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天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69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