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圆筒总装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19186.2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82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周路林;施浩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振华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P21/00;B23K31/02;B23K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筒 总装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圆筒总装工艺,钢圆筒总装工艺的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板单元转运布置、外场内模胎架及0°位置划线、内模胎架布置、胎架报验、筒壁单元转运翻身、首块板单元P01定位固定、筒壁单元拼装烧焊、内模胎架吊出圆筒胎架、钢圆筒整体吊装移位、钢圆筒移位至码头前沿。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钢圆筒内部设有专用总拼胎架,胎架设计合理,便于人员上下施工,确保钢圆筒建造的精度,钢圆筒外侧使用了国内先进的垂直气电焊进行板单元间的垂直焊缝的焊接,既保证了焊接质量,又确保了人员的高空作业的安全,使板单元在焊接过程中的收缩和变形均处于可控范围内,确保钢圆筒建造成型后的尺寸精度;同时,此工艺便于安全文明生产,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圆筒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圆筒总装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长远战略需要,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开发海洋资源的意义极其重大,意义十分深远。人工岛的建设对中国、乃至全世界在中国的海域投资、居住、旅游、通行、生产创造了极大的便利。人工岛的建设必然需要护岸,护岸的使用寿命和强度就在于钢圆筒的设计和制造,钢圆筒结构为薄壁结构,体积大,重量大,建造精度要求高、焊接工作量大及焊接质量要求高,其建造问题国内始终没有很好的解决。
目前国内建造的主流方案是钢圆筒采用脚手架搭建形式,内部设有多层工艺撑加强,板单元间的焊接质量无法保证,由于钢圆筒高度高,直径大,高空作业多,这种方式给施工人员造成了很多不便,产品质量无法保证且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产品质量无法保证且存在很多安全隐患问题的钢圆筒总装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钢圆筒总装工艺,其创新点在于:所述钢圆筒总装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板单元转运布置:
在液压平板车上放置改制好的专用搁架,对制作好的板单元进行转运,板单元冲砂油漆后转运至外场,在龙门搁架上将宽榫槽组件上的胶皮安装到位;
(2)外场内模胎架及0°位置划线:
清理场地,单个钢圆筒需场地大小35m*35m,画出筒体的圆心位置,以圆心为基准画出轨道平行线及内模胎架地样线和0°位置线;
(3)内模胎架布置:
将制作好的内模胎架按照地样线吊装到位;
地基胎架布置到位后,将刚性梁与垫板固定牢固,总拼胎架与刚性梁之间焊接牢固;
在地基胎架上画出筒体安装线,外圆直径φ30000mm;
(4)胎架报验:
检测地基胎架的水平度;
按地样线检测内模胎架和总拼胎架与地样线的相对位置是否合格;
检测总拼胎架和地基胎架的稳固性,确保安全;
(5)筒壁单元转运翻身:
将筒壁单元转运至拼装场地,配置钢丝绳,双钩起吊后翻身9°;
(6)首块板单元P01定位固定:
吊装板单元P01于内模胎架位置处,先将板单元P01底部与内模胎架接触,然后缓慢的将板单元P01垂直竖立;
安排人员预先在板单元P01固定位置等候,通过船用开式螺旋扣和吊耳对筒壁单元进行调整固定,调整固定期间门机不得松钩;
固定好后,板单元P01内侧与内模胎架之间用5T的葫芦拉紧固定,并安装支撑管支撑在筒壁单元内侧,支撑管的具体位置由现场定;
(7)筒壁单元拼装烧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振华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振华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91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束焊接与激光增材制造复合连接方法
- 下一篇:抗爆容器盖体组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