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猕猴桃保鲜剂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31449.1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9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进;吴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山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B7/155 | 分类号: | A23B7/155;A23B7/154;A23B7/157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3 | 代理人: | 钟显毅 |
地址: | 6182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猕猴桃 保鲜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鲜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猕猴桃保鲜剂。
背景技术
猕猴桃的质地柔软,口感酸甜。味道被描述为草莓、香蕉、菠萝三者的混合。猕猴桃除含有猕猴桃碱、蛋白水解酶、单宁果胶和糖类等有机物,以及钙、钾、硒、锌、锗等微量元素和人体所需17种氨基酸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葡萄酸、果糖、柠檬酸、苹果酸、脂肪,原产地在中国湖南省湘西地区,民间人工栽培的历史达一千多年,是我国重要的水果之一,猕猴桃在8~10月高温季节成熟,采后果实极易发生果皮褐变、果肉自溶和果实腐烂,果实保鲜期短,严重制约猕猴桃果实的贮运流通和销售。目前,国内外的猕猴桃保鲜技术主要包括冷藏保鲜、化学药剂保鲜、气调保鲜等,其中又以化学药剂保鲜为主,然而,以上保鲜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化学药剂保鲜存在药物残留、危害人体健康等问题;冷藏、气调等物理保鲜技术设备及场地要求高,成本不菲,难以推广。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寻求一种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的猕猴桃保鲜方法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猕猴桃保鲜剂,该保鲜剂的组成成份包括:壳聚糖,柠檬酸,乳酸钠,溶菌酶,串珠菌,魔芋葡苷聚糖,磷酸氢二钠,水。
进一步,所述组成成份按重量份计为,壳聚糖10~15份,柠檬酸7~10份,乳酸钠3~7份,溶菌酶7~11份,串珠菌6~12份,魔芋葡苷聚糖10~15份,磷酸氢二钠5~9份。
进一步,所述组成成份按重量份计为,壳聚糖13份,柠檬酸9份,乳酸钠5份,溶菌酶9份,串珠菌10份,魔芋葡苷聚糖12份,磷酸氢二钠7份。
进一步,所述串珠菌为肠膜明串珠菌。
进一步,所述魔芋葡苷聚糖的粒径为20~300微米。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保鲜剂溶菌酶、串珠菌对新鲜果蔬的主要腐败菌有较强的抑制能力,作为生物拮抗剂应用有较好的发展潜力。魔芋葡苷聚糖,壳聚糖能在果实表面能形成一个低O2、高CO2浓度的环境,抑制果实呼吸作用,还能防止水分损失及病害菌侵袭;磷酸氢二钠,柠檬酸,乳酸钠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护色、保水、防腐的作用。本发明利用有益微生物进行生物保鲜是替代化学药剂保鲜的方法,具有无毒无残留、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称取柠檬酸9份,乳酸钠5份,磷酸氢二钠7份加水20份混合均匀。
(2)称取壳聚糖13份,溶菌酶9份,魔芋葡苷聚糖12份,加水10份混合均匀。
(3)称取肠膜明串珠菌10份,加入步骤(1)和(2)中的混合液,搅拌60min,即得,本发明猕猴桃保鲜剂。
实施例2
(1)称取柠檬酸7份,乳酸钠7份,磷酸氢二钠5份加水20份混合均匀。
(2)称取壳聚糖15份,溶菌酶7份,魔芋葡苷聚糖15份,加水10份混合均匀。
(3)称取肠膜明串珠菌6份,加入步骤(1)和(2)中的混合液,搅拌60min,即得,本发明猕猴桃保鲜剂。
实施例3
(1)称取柠檬酸10份,乳酸钠3份,磷酸氢二钠9份加水20份混合均匀。
(2)称取壳聚糖10份,溶菌酶11份,魔芋葡苷聚糖10份,加水10份混合均匀。
(3)称取肠膜明串珠菌6份,加入步骤(1)和(2)中的混合液,搅拌60min,即得,本发明猕猴桃保鲜剂。
实施例4
将上述实施例1~3制作的保鲜剂与市售化学保鲜剂应用于采摘后猕猴桃保鲜,室温贮存90天后测其保鲜结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山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山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14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