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萘酰亚胺的增强型荧光探针、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40761.7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59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金樱华;程欲晓;张继东;顾中怡;曹俭;瞿祎;赵波;郭争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业品与原材料检测技术中心;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01/12 | 分类号: | C07D401/12;C09K11/0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周荣芳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亚胺 增强 荧光 探针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基于萘酰亚胺的增强型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该荧光探针具有如下通式I:
其中,R为C1~C9烷基中的任意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萘酰亚胺的增强型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R为正丁基。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萘酰亚胺的增强型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荧光探针的合成路线如下:
,
其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以通式V所示的化合物、哌嗪为原料,反应制备通式III所示的化合物;
步骤2,通式III所示的化合物与2,6-二氯甲基吡啶反应,制备通式IV所示的化合物;
步骤3,通式IV所示的化合物与对苯甲醛-哌嗪反应制备通式I所示的增强型荧光探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萘酰亚胺的增强型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通式V所示的化合物与哌嗪的摩尔比为(2.8-3.2):(5.8-6.2),回流反应8-10小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萘酰亚胺的增强型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通式III所示的化合物与2,6-二氯甲基吡啶的摩尔比为(0.4-0.5):(0.18-0.22),回流反应10-12小时。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萘酰亚胺的增强型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通式IV所示的化合物与对苯甲醛-哌嗪的摩尔比为(0.40-0.44):(0.44-0.48),回流反应6-8小时。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萘酰亚胺的增强型荧光探针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该荧光探针用于检测水体、土壤中的Fe3+离子的含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萘酰亚胺的增强型荧光探针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表面活性剂,帮助荧光探针溶解于水溶液中,用于检测Fe3+离子的检测限为8.05×10-7M。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萘酰亚胺的增强型荧光探针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该荧光探针能定量检测Fe3+离子的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业品与原材料检测技术中心;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业品与原材料检测技术中心;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076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