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磨热电偶加工方法及耐磨热电偶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43638.0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00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正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久茂自动化(大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7/04 | 分类号: | G01K7/04;G01K1/08;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大连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42 | 代理人: | 杨威;董彬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磨 热电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磨热电偶加工方法及耐磨热电偶,热电偶加工方法主要包括根据设计要求选取合适的金属管,对金属管的一端进行热锻缩径处理获得闷头端,对闷头端进行光滑处理,在闷头端上加工闷头端通孔以及将热电偶丝的测温端穿入闷头端通孔内并与保护套管壳体焊接。通过上述方法制得的热电偶具有较强的耐磨性能,不易损坏,且加工成本低。本发明还包括一种热电偶,该热电偶具有较强的耐磨性能,且响应时间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电偶加工方法及热电偶,尤其是涉及一种橡胶行业密炼机用耐磨热电偶加工方法及具有用该方法加工的耐磨热电偶。
背景技术
橡胶炼制过程时间相对较短,在炼胶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控制密炼机的温度,如果炼胶过程温度过高,会加快橡胶的热氧老化,使硫化胶是物理机械性能下降,即出现过炼现象,同时还会使胶料发生焦烧现象,炼胶温度也不能太低,否则会出现胶料压散现象,因此需要用热电偶对密炼机进行实时的温度监控。
同时由于橡胶炼制过程中会在密炼机内产生超高的压力和剪切力,这种超高的的压力和剪切力会充斥着整个密炼机的内部空间,同时也作用于置于密炼机内的热电偶。因此需要热电偶要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
热电偶一般分为绝缘式热电偶和接壳式热电偶,其都具有保护套管和热电偶丝,热电偶丝置于保护套管内用于进行温度测量,保护套管用于固定和保护热电偶丝的作用。现有技术中用于橡胶行业密炼机内的热电偶的保护套管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热电偶的保护套管分为两体结构,即保护管和耐磨头,保护管采用长的金属管,耐磨头采用较短的金属圆柱材料进行加工和外表面光滑和耐磨处理制成,并将保护管和耐磨头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热电偶丝置于保护管和耐磨头内以进行温度测量。这种热电偶由于保护管和耐磨头采用焊接连接,其容易因为焊接处存在内部缺陷而导致金属疲劳从而引起热电偶的强度不够产生断裂,同时还需要对焊接处进行光滑处理等步骤增加的生产工艺的复杂性。另一种热电偶的保护套管为一体结构,其生产过程是将一较长的金属棒料进行整体钻孔,加工出细长的内孔,之后进行表面的光滑和耐磨处理,热电偶丝置于保护套管上的内孔用于进行温度测量。这种热电偶的保护套管虽然可以具有较高的强度,但是其还具有以下缺点:1、由于需要在细的棒料上深钻孔,加工工艺复杂,加工成本高,2、在细长棒料上钻孔,由于钻孔深度较大,在加工过程中容易造成钻偏等问题影响热电偶的质量或增加次品率。
发明内容
鉴于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橡胶行业密炼机用耐磨热电偶的加工方法,其不仅消除了热电偶保护套管采用分体式结构强度不高的问题,同时也消除了采用整体钻孔加工复杂且容易钻偏等问题。同时也提供了一种具有较高的强度,较高的耐磨性,且具有较快的反应时间热电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耐磨热电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坯料选取:根据热电偶保护套管长度设计要求和热电偶丝规格选取金属管;(2)缩径处理:通过热锻方法将选取的所述金属管的一端进行缩径处理,使得所述金属管的热锻端密闭并形成致密的端头,从而获得一端为闷头的金属管;(3)机加工处理:所述机加工处理包括对所述一端为闷头的金属管的闷头端的光滑处理和闷头端钻孔处理,使得所述一端为闷头的金属管具有光滑的端头和具有与所述金属管内孔同轴的闷头端通孔;(4)热电偶丝焊接:将热电偶丝穿入所述具有闷头端通孔的金属管的内孔中,并将所述热电偶丝的测温端焊接在所述闷头端通孔内形成封闭端头;
进一步地,所述机加工处理还包括对所述一端为闷头的金属管的内外壁进行光滑表面处理;
进一步地,还包括对所述金属管闷头端表面进行喷涂耐磨层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喷涂耐磨层处理为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方法喷涂碳化钨合金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久茂自动化(大连)有限公司,未经久茂自动化(大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36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