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定型织物的检测方法及织物预定型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1098.0 | 申请日: | 201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74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冯兆棠;廖科军;谭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5/00 | 分类号: | G01N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郑彤 |
地址: | 5285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定 织物 检测 方法 加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定型织物的检测方法及织物预定型加工方法。该预定型织物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从经预定型工序处理的织物半成品中获取待测布样,搅拌洗涤,脱水,抛干,测定抛干布样的实测克重。该预定型布样的检测方法能够快速且有效地检测经预定型工序的织物半成品再经后续加工工序加工后能否最终生产达标,检测效率高。该织物预定型加工方法的步骤如下:根据待预定型的原料布预设初始拉伸率、初始温度和初始机速,进行预定型工序,再按照预定型织物的检测方法进行测试,当测试抛干布样不达标时进行预定型工艺参数调整直到能够生产获取达标织物。该织物预定型加工方法能够快速且有效地调整获得预定型工艺参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定型织物的检测方法及织物预定型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染整加工过程中,常常需要对待加工的原料布进行高温预定型、染色、水洗等工序直至再经烘干机烘干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品布或织物,并使织物的布面达到门幅、克重和缩水率要求。
其中,高温预定型指的是原料布种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暴露,硬链段处于拉伸状态受热软化,部分硬链段出现流动,冷却后重新固化,以达到织物纹路清晰、门幅稳定,防止在绳状染色时生成折痕或卷边,并使布面平整,避免造成条花、边浅、色斑、等染色疵点,同时调整门幅,最终使成品布达到预定的幅宽、缩水率和克重等要求。在实际生产工艺中,影响预定型工艺效果的主要因素有温度、机速和牵伸倍数(门幅拉伸率)。
通常,不同的客户对生产的织物的克重有不同要求。生产初期需要根据不同产品的要求进行预定型工艺参数的调整以获得达标的织物成品。在预定型工艺参数的摸索过程中,通常每次对预定型工艺参数的调整都要等到生产获得最终织物才能检测产品是否达标,当检测到最终产品不达标时,则需要进行返工。显然此种织物的检测方法显然效率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检测经预定型工艺处理的织物半成品能否最终达标且检测效率高的预定型织物的检测方法及织物预定型加工方法。
一种预定型织物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从经预定型工序处理的织物半成品中获取待测布样;
步骤二,将所述待测布样置于水温48℃-52℃的条件下搅拌洗涤,得湿布样;
步骤三,将所述湿布样脱水,再置于95℃~105℃条件下抛干,得抛干布样;
步骤四,测量所述抛干布样的实测克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一中,还包括在所述待检测布样上标记出检测区域,并测量所述检测区域的初始边长;
在步骤二中,搅拌转速为148r/min~152r/min,搅拌时间为9min~11min;
在步骤四中:还包括测量所述抛干布样上的所述检测区域的边长,并计算缩水率。
一种织物预定型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待预定型的原料布预设初始拉伸率,并预设初始温度和初始机速,对所述待预定型的原料布进行预定型工序;
按照上述所述的预定型织物的检测方法进行测试,获取所述抛干布样的实测克重;
若所述抛干布样的实测克重超出织物所允许的克重偏差范围,保持所述预定型工序中的拉伸率和温度不变,将所述预定型工序中的机速调整为V,且V=V0+[(Y-G)/△i],其中,V0为初始机速,Y为织物的标准克重,G为实测克重,△i为预设步长克重;
继续对所述待预定型的原料布进行所述预定型工序,直至所述抛干布样的实测克重在所述织物所允许的克重偏差范围内,获取的当前预定型工序的工艺参数即为最终的预定型工艺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10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