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伪狂犬活疫苗耐热冻干保护剂、制备方法和冻干疫苗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2400.4 | 申请日: | 201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14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万成燕;吴越;李宇;夏宏燕;周应辉;池波;邱梁冻;吕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派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9/245 | 分类号: | A61K39/245;A61K47/42;A61K47/26;A61K47/20;A61K47/18;A61K47/32;A61P31/22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林合;李蕊 |
地址: | 6414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狂犬 疫苗 耐热 保护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伪狂犬活疫苗耐热冻干保护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明胶3~10份、海藻糖1~5份、蔗糖5~15份、牛血清白蛋白0.1~2份、胰蛋白胨1~8份、酶解酪蛋白2~10份、硫脲1~5份、L‑谷氨酸钠0.8~2份、精氨酸0.1~3份、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0.5~5份和甘露醇0.1~2份。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耐热冻干保护剂的制备方法以及采用该保护剂制得的冻干疫苗。使用该耐热冻干保护剂保护疫苗,其采用特定的冻干工艺,可有效降低病毒的冻干损失,可以提高病毒对温度的耐受能力,疫苗在长期保持后依然能维持良好的物理性状和效价,即性状稳定,具有耐热、保存时间长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疫苗耐热保护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伪狂犬活疫苗耐热冻干保护剂、保护剂的制备方法以及冻干疫苗及冻干疫苗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猪的急性传染病。该病在猪呈暴发性流行,可引起妊娠母猪流产、死胎,公猪不育,新生仔猪大量死亡,育肥猪呼吸困难、生长停滞等,是危害全球养猪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而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伪狂犬病的根本措施。
病毒等生物活性物质及其相关制品的热敏感性一直是活疫苗长期保存的瓶颈。我国幅员辽阔,经济水平差异较大,运输、使用过程中疫苗短期暴露高温环境(甚至45℃以上)的现象依然存在,所以对活疫苗的耐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活疫苗的冷冻干燥工艺对其保存期也有很大的影响。常规冷冻干燥工艺中,活疫苗首先被超低温冻结(-40℃以下),形成的冰结晶对病毒的囊膜或者细胞壁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进而影响干燥产品水合后的活性。因此,常规冷冻干燥工艺中,制品的耐热性能还是有限的,室温甚至更高温度的稳定性是不高的。
在食品、药品以及生物体的冷冻干燥和贮藏过程中,很多因素,例如化学成分、冻结速率、冻结和脱水应力、玻璃化转变温度、干燥固体中剩余水分、贮藏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等都会影响其中活性组分的稳定性甚至会导致失活。为了防止生物制品活性组分的变性,需要添加合适冷冻干燥保护剂和添加剂,配制成混合液后,才能进行有效的冷冻干燥和贮藏。
另外,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飞速发展,养殖密度加大,疫病种类增多且暴发频繁,与之相适应的动物防疫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防疫质量成为制约这一变化的瓶颈之一,疫苗质量更是其中的关键问题。众所周知,疫苗特别是活疫苗对于冷链运输以及储存温度要求非常高,而这一环节控制不好将直接影响疫苗质量,因此,对于耐热保护剂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际生产中,疫苗耐热剂的开发难度大,而且保护效果不佳,因此,研制一种能适用于大规模生产且保护功能强的伪狂犬活疫苗耐热冻干保护剂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伪狂犬活疫苗耐热冻干保护剂、保护剂的制备方法以及冻干疫苗及冻干疫苗的制备方法,可有效解决现有的伪狂犬活疫苗耐热保护剂保护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伪狂犬活疫苗耐热冻干保护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明胶3~10份、海藻糖1~5份、蔗糖5~15份、牛血清白蛋白0.1~2份、胰蛋白胨1~8份、酶解酪蛋白2~10份、硫脲1~5份、L-谷氨酸钠0.8~2份、精氨酸0.1~3份、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0.5~5份和甘露醇0.1~2份。
进一步地,一种伪狂犬活疫苗耐热冻干保护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明胶5份、海藻糖1.5份、蔗糖9.6份、牛血清白蛋白0.2份、胰蛋白胨4份、酶解酪蛋白4份、硫脲1.6份、L-谷氨酸钠1.2份、精氨酸0.2份、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1份和甘露醇0.1份。
上述伪狂犬活疫苗耐热冻干保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A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派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华派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24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温烟气脱硝用非钒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通便宁片的新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