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升PCB板贯孔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3011.3 | 申请日: | 201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80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陈依平;张智明;陈淑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东南相互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40 | 分类号: | H05K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韩飞 |
地址: |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升 pcb 板贯孔率 方法 | ||
本案涉及一种提升PCB板贯孔率的方法,通过采用高流动性的导电浆填充,使得冲孔更容易得填满导电浆;本发明还通过第二冲针板的设置,赶出冲孔中的空气,使得冲孔中导电浆分布均匀、盈满,从而提高了贯孔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CB板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升PCB板贯孔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PCB板的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采用电路板的主要优点是大大减少布线和装配的差错,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和生产劳动率。对于双面板、多层板,经常有需要导通多个面之间的设计电路,这往往通过贯孔工艺来实现。
PCB板基材是绝缘材料制成的,贯孔的主要目的在于跨接PCB板的不同层面,形成互连孔,传统工艺采用引线焊接、铆钉铆接、直接电镀法及无电镀方式(化学沉铜法)将导体物质镀(涂)在孔壁上,这些方法各有利弊,其最大的缺点是制造成本昂贵及生产周期长,而且产生“三废”污染,以及处理三废污染的环保问题。
银浆(铜浆)贯孔是PCB板做互连孔的新工艺,其具有生产周期段、成本低、无三废污染等种种优点,因而该工艺得到广泛应用。贯孔率是指PCB板上再贯孔工艺之后,成功实现互连的孔占所有贯孔的比例。贯孔率的高低关系到PCB板的电路质量,越高的贯孔率,意味着产品的性能越为稳定、越能得到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提升PCB板贯孔率的方法,通过采用高流动性的导电浆填充,使得所述冲孔更容易得填满导电浆;通过所述第二冲针板的设置,赶出所述冲孔中的空气,使得所述冲孔中导电浆分布均匀、盈满,从而提高了贯孔率。
为此,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提升PCB板贯孔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打孔,将待加工板放入冲模,用第一冲针板钻孔,形成待贯孔的第一区域,使用高速气流将冲孔清理干净;
步骤2在待加工板的底面加装底板,底板下部设有第一抽气装置,启动第一抽气装置,使得底板紧密贴合在待加工板的底面上;
步骤3制作导电浆,在搅拌机中先后加入导电颗粒、溶剂、稀释剂,搅拌均匀后待用;
步骤4在待加工板的顶面围绕第一区域设置挡板,挡板连接有第二抽气装置,启动第二抽气装置,使得挡板底部与待加工板顶面紧密贴合;
步骤5填注导电浆,往挡板内倒入导电浆直至导电浆覆盖第一区域,导电浆平面高出待加工板上表面第一高度;
步骤6用第二冲针板替换第一冲针板,启动冲模;
步骤7压实导电浆,停止冲模动作,通过一与挡板、待加工板密闭连接的加压设备,对挡板内的导电浆上部空间加压;
步骤8将导电浆加热至第一粘度,拆除底板与挡板,通过一刮板将待加工板顶面第一区域溢出冲孔外的导电浆刮除;
步骤9干燥导电浆。
优选的是,步骤3中搅拌均匀后的导电浆粘度为35-40dPa.s。
优选的是,导电颗粒为银粉或铜粉。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高度大于3mm。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冲针板上冲针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冲针板上冲针一致。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冲针板上冲针的直径比所述第二冲针板上冲针的直径大0.2-0.5mm。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冲针板上的冲针均与自转机构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冲针板上部与一振动装置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东南相互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常熟东南相互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30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