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载设备电子元件国产化指标的确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53509.X | 申请日: | 201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6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闫攀峰;张峰;袁泽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5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26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载 设备 电子元件 国产化 指标 确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电子设备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载设备电子元件国产化指标的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航空装备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第四代科研装备的逐渐研制及装备,极大的提高了我军部队的战斗力,确保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相对航空装备的高速发展,军用电子元器件的发展相对落后,尤其大量核心电子元器件仍然依赖进口,给武器装备的研制带来了潜在风险,严重制约了武器装备的自主保障能力。
总装机关高瞻远瞩,分别于2006年及2011年颁布了相关法规性文件,要求在全研制线、各研制阶段开展电子元器件国产化控制工作。并提出了明确定量要求指标。例如,某型预警机在研制初期就提出了极高的电子元器件国产化率指标。目前国内无该指标的分配方法,无相关材料的支持,不能迅速有效的对机载设备的研制提供指导。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载设备电子元件国产化指标的确定方法,能够较准确的将整机要求的国产化率指标便捷的分配至机载设备,对设计起到约束的作用。
本发明机载设备电子元件国产化指标的确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机载设备的系统层次进行分层,得到系统结构件组成;
步骤二、获取系统结构件组成的数量、元器件种类、鉴定时间及成熟程度;
步骤三、按步骤二的结果获取所述各系统结构件各加权项的加权系数;
步骤四、根据各系统结构件的各加权项的加权系数计算各系统结构件的总加权系数比;
步骤五、获取整机元器件国产规格比;
步骤六、根据各系统结构件的总加权系数及整机元器件国产规格比计算各系统结构件的元器件国产规格比;
步骤七、根据各系统结构件的元器件国产规格比依次确定各系统结构件的国产元器件数量比、国产元器件费用比、进口元器件颜色规格比及进口元器件颜色数量比。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三中,所述加权项包括与器件使用规模、机载设备重要度、集成电路元器件使用程度、鉴定时间及装机数量。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四中,计算各系统结构件的总加权系数进一步包括:
步骤41、计算各系统结构件的总评分系数;
步骤42、将各总评分系数相加得到系统总评分系数;
步骤43、各总评分系数占总评分系数的比例即为各系统结构件的总加权系数比。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41中,所述各系统结构件的总评分系数为相应系统结构件的各加权系数之积。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六中,各系统结构件的元器件国产规格比:
Ai=X+(1-X)×Ci
其中,Ci为第i个系统结构件的总加权系数,Ai为第i个系统结构件分配的元器件国产规格比,X为整机元器件国产规格比。
优选的是,系统结构件的国产元器件数量比相较于元器件国产规格比高2-5%。
优选的是,系统结构件的国产元器件费用比相较于元器件国产规格比与国产元器件数量比的平均值高1.5-2.5%。
优选的是,系统结构件的进口元器件颜色规格比为2-6%。
优选的是,系统结构件的进口元器件颜色数量比为1-4%。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机载设备电子元件国产化指标的确定方法,在型号研制早期,不需要具体元器件清单的前提下,即可获取较准确的机载设备元器件指标,工程指导意义较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发明机载设备电子元件国产化指标的确定方法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的装备的环境防护系统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35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