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轻型商用车用浮动单楔式制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7618.9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78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何伟伟;郑东明;李航;夏小敏;杨涛;刘强;赵丕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吉亚太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51/24 | 分类号: | F16D51/24;F16D65/14;F16D12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33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型 商用 浮动 单楔式 制动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型商用车用浮动单楔式制动器。包括仅一个轮缸总成,提供动力的制动气室、起着回位作用的回位弹簧,轮缸总成固定安装在制动底板上部,制动气室直接安装在轮缸总成上,制动气室输入端连接外部气源,制动气室输出端连接到轮缸总成;两个制动蹄铁总成之间通过两个回位弹簧连接,并且制动底板上设置有浮动式结构,浮动式结构和制动蹄铁总成配合连接。本发明制动器结构紧凑,不仅效能提高,重量轻,还做到了产品轻量化,且提升了响应速度,制动效果更好,其制动性能和可靠性也得到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动器,尤其是涉及了一种直径为320mm的轻型商用车用浮动单楔式气鼓式制动器。
背景技术
汽车制动器是车辆制动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目前国内一般载重车及中大型货车大多使用传统的气压鼓式制动器,其特点结构简单,成本相比盘式低廉而且性能可靠,其工作原理:由制动气室提供动力,通过调整臂、S型凸轮轴传递到制动蹄铁,使得带摩擦片的制动蹄铁总成向外张开并接触制动鼓内壁从而对车辆实施制动。采用这种结构存在一定缺陷:一方面由于制动力传递路线非常长,传动部件多,机械损失大,制动效率低,而且制动反应时间长;同时要求的空间位置自由度较大,给底盘布置带来一些不便,也使得整个制动器的重量重,增加了整车的重量,从而增加了汽车的能耗。目前市场上部分中高端大型客车及特种车辆会使用盘式制动器,对于盘式制动器其制动性能较好,但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制动效能低,目前国内尚未完全突破,而且制造成本高。国内轻型商用车一般采用液压鼓式制动器和气压鼓式制动器两种,对于轻型货车一般采用传统的液压制动器,但随着城市货用对车辆细分要求,传统液压制动器已不能满足制动力要求。因此,急需一种轻型商用车用气鼓式制动器,以解决目前传统液压制动器制动力不足的缺陷,以促进城市货用卡车的快速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轻型商用车用浮动单楔式制动器,增大制动力,提高制动器的制动效率和可靠性,且结构紧凑,重量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
本发明包括前后两个制动蹄铁总成、制动底板和挡尘盘,挡尘盘有着防尘作用,两个制动蹄铁总成分别安装在制动底板两侧,每个制动蹄铁总成均包括制动蹄和摩擦片,制动蹄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蹄筋和蹄片。
包括仅一个轮缸总成,提供动力的制动气室、起着回位作用的回位弹簧,轮缸总成固定安装在制动底板上部,制动气室直接安装在轮缸总成上,制动气室输入端连接外部气源,制动气室输出端连接到轮缸总成;
两个制动蹄铁总成之间通过两个回位弹簧连接,并且制动底板上设置有浮动式结构,浮动式结构和制动蹄铁总成配合连接。
本发明通过制动气室、浮动式结构和两个回位弹簧等多方面的设置实现了浮动单楔式制动器。
所述的两个回位弹簧分别上下平行布置连接在两个制动蹄铁总成之间,蹄筋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开有一缺口,使得在蹄筋和蹄片连接处的上部和下部形成用于钩接回位弹簧的钩接孔。即,一个回位弹簧一端钩接到一侧制动蹄铁总成上部的钩接孔中,另一端钩接到另一侧制动蹄铁总成上部的钩接孔中;另一个回位弹簧一端钩接到一侧制动蹄铁总成下部的钩接孔中,另一端钩接到另一侧制动蹄铁总成下部的钩接孔中。
所述的回位弹簧上下并前后布置,有效平衡了回位弹簧作用在制动蹄铁总成的力,防止制动蹄铁总成扭转。
所述的制动蹄为单筋冲压焊接式结构,直接在蹄筋上冲压形成缺口。
所述的浮动式结构包括制动底板下部固定有的止动块、制动底板中部两侧对称固定有的限位块,每个限位块在靠近制动蹄铁总成的侧面开设限位槽,止动块在两侧面均开有止动槽,制动蹄的蹄筋中部插装到限位槽中,制动蹄的蹄筋下部插装到止动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吉亚太制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安吉亚太制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76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发条储能的离合器
- 下一篇:制动器及伺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