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机外壳的制造方法及专用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62135.8 | 申请日: | 2017-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92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蔡振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振豪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C25/02;B23P15/00;B29C45/14;B29C45/17 |
代理公司: | 44273 深圳市嘉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敏 |
地址: | 江西省赣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外壳 制造 方法 专用 模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机外壳的制造方法及专用模具,该方法用于制造手机外壳的前壳或后壳,具体是先将金属片料开料处理成金属料片,将该金属料片拉伸成凹形空心件,对该凹形空心件切口整形处理后放进模具内挤压成形,挤压成形后进行纳米处理及纳米注塑,通过CNC对工件进行铣削修整,再对工件进行表面处理。该模具用于制造手机外壳的前壳或后壳,包括下模和与所述下模相匹配的上模。本发明构思合理,操作流程简单,制造质量好且效率高,适于推广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手机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机外壳的制造方法及专用模具。
背景技术
现在的手机,平板电脑普遍使用金属外壳以提升质感,其成形制造工艺主要有两种,压铸成型和拉伸成形
压铸成型工艺按材料又分为钛合金压铸的面板框前壳和锌合金压铸的中框,压铸的两种工艺,钛合金前壳面板框制造工艺流程为,压铸,注塑,喷漆。锌合金压铸的中框工艺制造流程为:压铸,纳米处理,纳米注塑,cnc,表面处理。
现有拉伸成形工艺流程,其主要工艺有,开料,拉伸,切口,冲裁,纳米处理,纳米注塑,cnc,表面处理,其主要成形模具为拉伸模,其结构是,下模为一块带凹槽模口的模板,模口处倒圆角,凹模内设有一块顶料板,上模为一块凸模,缺点是制造的手机壳结构款式少,只是简单的进行拉伸成形,功能单一。
现有手机壳生产工艺的缺点是,压铸的缺点是所用的材料限制大,如钛合金压铸,材料太硬不适合做中框和后壳,加工难度大,材料贵,材料稀缺,锌合金压铸的缺点是,不能做前壳面板框和后壳,材料较软,硬度不够,材料质感差,壳体要做得比较厚重,才能保证结构的强度,不够轻薄,拉伸成形的缺点是只能做后壳不能做前壳,制造的壳体结构单一,导致现在的手机壳外观千篇一律,感觉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差异化太小,改进为开壳的不方便,防水性差,导致现有的手机都是封闭式不可拆后壳换电池的,减弱了手机的移动性,时常要边玩手机边冲电,还有触电的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构思合理,操作流程简单,制造质量好且效率高的手机外壳的制造方法及专用模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上述的手机外壳的制造方法,用于制造手机外壳的前壳或后壳,具体是先将金属片料开料处理成金属料片,将该金属料片拉伸成凹形空心件,对该凹形空心件切口整形处理后放进模具内挤压成形,挤压成形后进行纳米处理及纳米注塑,通过CNC对工件进行铣削修整,再对工件进行表面处理。
所述手机外壳的制造方法,其中,在该金属料片拉伸之前进行退火处理且冲压出浅凹槽压筋;
在纳米处理之前增加一次CNC铣削修整,并在该次CNC铣削修整之前进行冲裁与整形处理和再次冲裁并铣削修整;
表面处理后再进行高光铣削。
所述手机外壳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制造方法制造手机外壳的前壳的具体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开料
即选用金属片料开料处理成金属料片;
(2)退火
用连续式退火炉进行退火,使材料变软,以方便冲压成形;
(3)压筋
在开好的料片的一面用压筋模压出浅凹槽,并不要在料片另一面冲出与浅凹槽相对应的凸胞;
(4)拉伸
即把上述步骤(3)得到的金属料片用拉伸模拉伸成凹形空心件;
(5)切口
即把上述步骤(4)得到的拉伸件用筛剪旋切模把直口边切平整;
(6)挤压成形预整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振豪,未经蔡振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21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密五金冲压模具
- 下一篇:一种自锁式气动快速模具夹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