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无扰呼叫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63302.0 | 申请日: | 2017-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1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杨舒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舒涵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B1/3827;G06Q50/30;G07C9/00;G08B2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 | 代理人: | 杨乐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呼叫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多功能无扰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端(10)、客户端(20)以及提醒器(30),所述的提醒器(30)穿戴在用户手臂上,提醒器(30)通过客户端(20)发送用户身份信息和需求信息至服务器端(10),服务器端(10)根据用户身份信息获得用户乘车或叫班信息再结合需求信息进行计时并在计时结束时发出指令至提醒器(30)上对用户进行提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无扰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醒器(30)包括RFID标签(31)、第一通讯单元(32)以及振动单元(33),客户端(20)包括识别器(21)、需求存储单元(22)以及第二通讯单元(23),服务器端(10)包括处理单元(11)、计时单元(12)、存储单元(13)以及第三通讯单元(14);识别器(21)用于识别RFID标签(31)中存储的用户身份信息,振动单元(33)用于对用户发出提醒,需求存储单元(22)中存储有用户的需求信息,计时单元(12)用于接收处理单元(11)发出的计时指令并返回计时结束指令,存储单元(13)中存储有用户的乘车或航班信息或者叫班信息,服务器端(10)和客户端(20)通过第二、三通讯单元(23、14)进行数据通讯,服务器端(10)和提醒器(30)通过第一、三通讯单元(32、14)进行数据通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无扰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客户端(20)包括设置在候车厅或贵宾厅内的第一客户端,第一客户端的需求存储单元(22)中存储的用户需求为旅行提醒和到达提醒。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无扰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客户端(20)包括设置在叫班室内的第二客户端,第二客户端的需求存储单元(22)中存储的用户需求为叫班提醒。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无扰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客户端(20)包括门禁或闸机系统,设置在候车厅和贵宾厅处的门禁或闸机系统中的需求存储单元(22)中存储有旅行提醒和到达提醒,设置在叫班室处的门禁系统中的需求存储单元(22)中存储有叫班提醒。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无扰呼叫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用户将其穿戴的提醒器(30)靠近客户端(20),客户端(20)读取提醒器(30)内的用户身份信息;
(B)若客户端(20)为门禁或闸机系统时,客户端(20)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识别,识别结果为合格时打开门锁或闸口并执行步骤C,识别结果为不合格时拒绝打开门锁和闸口并发出语音提示;若客户端(20)为非门禁或闸机系统,直接执行步骤C;
(C)客户端(20)将用户身份信息和需求信息发送至服务器端(10);
(D)服务器端(10)判断用户身份信息,若用户为旅客,则获取用户乘车或航班的出发时间和到站时间,并建立旅行倒计时和到达倒计时,若用户为司乘人员,则获取司乘人员的开车点信息,并建立叫班倒计时;
(E)计时完毕后,服务器端(10)发送指令至相应的提醒器(30)上提醒旅客或司乘人员。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无扰呼叫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醒器(30)上包括显示单元(34)和按键(35),显示单元(34)用于显示服务器端(10)发送的指令,按键(35)用于向服务器端(10)返回一个应答信号并关闭提醒器(30)上的振动马达。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无扰呼叫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E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F)服务器端(10)发送指令后,同时再次启动倒计时,若倒计时完毕,旅客或司乘人员无应答,则执行步骤G,若倒计时过程中,旅客或司乘人员有应答,则停止计时;
(G)若旅客无应答,服务器端(10)发送指令至工作人员穿戴的提醒器(30)上让工作人员人工提醒旅客乘车或下车或上、下飞机;若司乘人员无应答,服务器端(10)发送指令至叫班员穿戴的提醒器(30)上让叫班员人工提醒司乘人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舒涵,未经杨舒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330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