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红甜酒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65824.4 | 申请日: | 201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54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忠军;忻胜兵;乔仝柱;屈嫒;杨小冲;赵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G3/055 | 分类号: | C12G3/055;C12G3/0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5 | 代理人: | 田燕 |
地址: | 010018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甜酒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红甜酒的生产方法,该生产方法包括预处理、发酵、低温澄清、浸泡型海红基酒制备与勾兑等步骤。本发明将浸泡法和酿造法结合,相互弥补酒质不足,使得酒体更加完美,利用纯发酵,成本昂贵,两法结合也可降低成本。所以该工艺相比先前任何工艺优点突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酒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红甜酒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海红果是蔷薇科苹果属植物的果实,学名西府海棠,又名海红果、海红子、子母海棠、小果海棠。它主要分布在我国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区)接壤的三角区内,当地居民因其具有补脾开胃、生津止渴、软化疏通血管等功效,曾用其代替山楂食用和药用。海红果果实中含有香豆内脂类、口山酮类、黄碱素酮、萜类等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消炎、降压降血脂、保护血管、抗肿瘤、增强免疫力和治疗HIV等疾病等多种功效。目前对海红果研究主要集中于果制品加工、果胶以及色素提取等。海红果果香浓郁,是加工果汁饮料、酿造果酒的理想原料。酿造的果酒口感独特,且有海红果一样的保健功效。
目前,海红果酒生产相关专利及论文已有报道,例如CN 200810054422公开了海红果酒及其制造方法(文献1);李莉莉,“海红果酒制备及分析”,《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6)(文献2);常启龙等人,“海红果酒的酿造研究”,《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文献3);CN 201010587125公开了一种海红果酒酿造工艺(文献4);CN 201110051044公开了一种海红果酒生产方法(文献5);CN 201210109452公开了海红果酒及海红果无醇酒的制备方法(文献6);李龙柱等人,“海红果果酒发酵工艺研究”,《农产品加工·学刊》,(2013)(文献7);杨辉等人,“海红果酒酵母筛选及其发酵工艺的响应面法优化”,《食品工业科技》,(2014)(文献8);杨辉、党翠红,“5°海红果酒发酵工艺的优化”,《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文献9);豆一玲等人,“海红果酒的酿造”,《农产品加工》,(2014)(文献10);黄丽梅,“海红果酒生产工艺的研究”,《陕西科技大学》,(2014)(文献11);党翠红,“低度海红果酒酿造工艺研究”,《陕西科技大学》,(2015)(文献12);陶银华,“海堂果酿酒工艺研究”,《中国果菜》,(2015)(文献13),其中文献1、2在发酵过程加水量太多,且浸提温度高,容易造成海红果果香流失;文献3、4、6、10是利用纯汁发酵,纯汁发酵易受杂菌污染,而且海红果本身香气欠佳,加之榨汁发酵,果皮中的营养物质及果香成分不能很好进入酒中;文献7、13采用加热酶解制得果汁,酶解过程中,酶解温度较高,极易造成果香流失;文献5、8、9、11、12采用工厂生产的浓缩海红果汁为原料,二次加工会使得海红果酒营养损失严重,果香也会相应不足。
为此,本发明人在总结现有技术的基础之上,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通过大量实验研究与分析总结,终于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红甜酒的生产方法。
[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红甜酒的生产方法。
该生产方法的步骤如下:
A、预处理
选用果皮深红色的冷冻海红果用流动冷水冲洗解冻,沥去解冻水,然后按照海红果与水的重量比1~2:1,把水加到海红果中,破碎,在破碎过程中加入偏重亚硫酸钾与果胶酶,得到预处理混合物;
B、发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未经内蒙古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58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