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有机废物热催化高效减量及资源化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66497.4 | 申请日: | 201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54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薛罡;甘雁飞;李响;陈红;张文启;叶婷婷;游继光;李君;来思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04;C02F1/44;C02F9/10;B01D53/86;B01D53/44;B01D53/32;B01D5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吴小丽 |
地址: | 20005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有机 废物 催化 高效 资源 装置 | ||
1.一种实现有机废物热催化高效减量及资源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料釜(27),有机废物进料系统(24)通过管道连接配料釜(27)物料进口,配料釜(27)物料出口通过管道分别连接预反应釜(31)物料进口和主反应釜(34)物料进口,预反应釜(31)物料出口通过管道连接主反应釜(34)物料进口,主反应釜(34)物料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冷却釜(40)物料进口,冷却釜(40)物料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固液分离系统(45);固液分离系统(45)的部分液体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水处理系统(7),水处理系统(7)液体出口通过管道分别连接配料釜(27)物料进口、预反应釜(31)物料进口和主反应釜(34)物料进口;
主反应釜(34)的夹套(35)进口与热源系统(8)的出口相连接,热源系统(8)的进口与主反应釜(34)的夹套(35)出口相连接;
主反应釜(34)的蒸汽出口通过管道连接配料釜(27)蒸汽进口和预反应釜(31)蒸汽进口,冷却釜(40)的蒸汽出口通过管道连接配料釜(27)蒸汽进口,配料釜(27)的不凝气出口通过管道连接VOCs处理系统(23);
配料釜(27)的冷却水出口(25)与冷却釜(40)的冷却水进口(39)相连接,冷却釜(40)的冷却水出口(38)与配料釜(27)的冷却水进口(26)相连接,组成冷却水循环系统;
所述配料釜(27)物料出口与预反应釜(31)物料进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29)、第二阀门(19)和第一泵(30);所述配料釜(27)物料出口与主反应釜(34)物料进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29)、第三阀门(20)和第一泵(30);
所述预反应釜(31)物料出口与主反应釜(34)物料进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四阀门(32)和第二泵(33);所述主反应釜(34)物料出口与冷却釜(40)物料进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五阀门(36)和第三泵(37);所述冷却釜(40)物料出口与固液分离系统(45)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六阀门(41)和第四泵(42);
所述水处理系统(7)液体出口与配料釜(27)物料进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五泵(6)和第七阀门(1);所述水处理系统(7)液体出口与预反应釜(31)物料进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五泵(6)和第八阀门(3);所述水处理系统(7)液体出口与主反应釜(34)物料进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五泵(6)和第九阀门(5);
所述主反应釜(34)的蒸汽出口与配料釜(27)蒸汽进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十阀门(10)和第十一阀门(2);所述主反应釜(34)的蒸汽出口与预反应釜(31)蒸汽进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十阀门(10)和第十二阀门(4);
所述冷却釜(40)的蒸汽出口与配料釜(27)蒸汽进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十三阀门(44);所述配料釜(27)的不凝气出口与VOCs处理系统(23)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十四阀门(22);
所述配料釜(27)内设有第一搅拌电机(21)和第一冷凝盘管(28);
所述预反应釜(31)内设有第二搅拌电机(17);所述预反应釜(31)上设有第一温度计(18)、第一压力表(16)和第一安全阀(15);
所述主反应釜(34)内设有第三搅拌电机(12);所述主反应釜(34)上设有第二温度计(14)、第二压力表(13)、第二安全阀(11);所述主反应釜(34)还连接惰性气路(9);
所述冷却釜(40)内设有第二冷凝盘管(43);
所述有机废物进料系统(24)通过螺旋输送机将有机废物和催化剂输送至配料釜(27)内;配料釜(27)通过搅拌电机(21)将有机废物与催化剂混合搅拌均匀,并将搅拌均匀后的部分物料输送至主反应釜(34)、部分物料输送至预反应釜(31);开启热源系统(8),给主反应釜(34)升温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关闭热源系统(8),开始闪蒸;闪蒸结束后,开启配料釜(27)和冷却釜(40)之间的冷却水循环系统,并卸料;第一批物料反应结束;将预反应釜(31)内物料输送至主反应釜(34),开始第二批物料反应;
通过VOCs处理系统(23)将配料釜(27)内残余的气体进行处理,冷却釜(40)内反应后的混合物进入固液分离系统(45)进行脱水;脱水完毕后,将部分脱水液回流至水处理系统(7)进行处理;处理结束后,将处理后的脱水液分别回流至主反应釜(34)、预反应釜(31)和配料釜(27),从而实现催化剂的回收利用,还能冲洗釜壁;剩余的脱水液排入废水处理厂,固体泥饼用作燃料或吸附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649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