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齿轮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68561.2 | 申请日: | 201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4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赵新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田邦齿轮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14 | 分类号: | B23P1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邢永 |
地址: | 31750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齿轮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齿胚加工;S2,滚齿,用滚齿机对齿胚进行滚齿;S3、剃齿,用剃齿机对滚齿后的齿胚剃齿;S4、热处理,加热剃齿后的齿胚,向齿胚表面喷涂金属表面硬化材料,再加热齿胚,淬火后,获得齿轮。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采用对齿胚加工后,用滚齿机进行对齿胚滚齿,剃齿机对齿胚剃齿后,对齿胚进行热处理,热处理过程中加热金属表面硬化材料,在齿轮表面形成一层坚硬耐磨的金属硬化层,齿轮齿面硬度变大,提高齿轮承载能力;其次,金属钴能起到提高金属硬化层耐磨性能和抗疲劳的作用,达到了制造的齿轮齿面硬度高、承载能力强、抗疲劳、耐磨性能优异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齿轮制造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齿轮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齿轮是轮缘上有齿,能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元件。齿轮传动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各个行业的机械设备中,齿轮传动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主、从动齿轮的相互啮合传递运动和能量,这个过程将产生一定形式的机械振动,诸如磨损、点蚀、制造误差、装配误差等容易引起机械振动状态发生变化,因此齿轮也是容易损坏的机械零件之一。
齿轮的承载能力与齿面硬度有关,齿面硬度越高,则其承载能力也越高。齿轮在制造过程中,通常采用渗氮处理获得齿面硬度较高的齿轮,但是渗氮工艺需要设备较多,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齿轮加工工艺,具有制造高硬度齿面齿轮、加工工艺短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齿轮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齿胚加工;S2,滚齿,用滚齿机对齿胚进行滚齿;S3、剃齿,用剃齿机对滚齿后的齿胚剃齿;S4、热处理,加热剃齿后的齿胚,向齿胚表面喷涂金属表面硬化材料,再加热齿胚,淬火后,获得齿轮;所述金属表面硬化材料制备方法如下,将硝酸钴和酚醛树脂溶于无水乙醇,搅拌至溶解后,通风晾干后与乌洛托品、纳米硅混合后加入到丙酮溶液内,搅拌均匀后通风晾干,干燥处理后,放入到真空气氛炉内炭化,得到金属表面硬化材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齿轮加工过程中,步骤S1中,齿胚加工,在车床上对齿胚加工;步骤S2,滚齿,用滚齿机对齿胚进行滚齿,滚齿机是齿轮加工机床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机床,切削齿胚,在齿胚上形成齿。步骤S4,剃齿,用剃齿机对滚齿后的齿胚剃齿,剃齿加工是根据一对螺旋角不等的螺旋齿轮啮合远离,剃齿刀与被切齿轮的轴线交叉一个角度,剃齿刀运动时将齿轮齿面上的加工余量取出;步骤S5,热处理,加热齿胚后,对齿胚表面喷涂金属表面硬化材料,金属表面硬化材料制作时,将硝酸钴和酚醛树脂溶于无水乙醇内,搅拌溶解后通风晾干,干燥处理后,在真空气氛炉内炭化,得到碳-钴复合物及纳米硅的混合物,纳米硅吸附在碳-钴复合物上。金属表面硬化材料喷涂到齿胚表面,加热后在齿胚表面形成一层金属硬化层,能够显著提高齿轮齿面的硬度,同时碳-钴复合物中的钴能提高金属硬化层的耐磨性能,达到齿轮齿面硬度高、提高齿轮承载能力、耐磨性能优异、延长齿轮的使用寿命的效果。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S2,滚齿,用滚齿机对齿胚滚齿时,对齿胚及滚齿机的滚刀喷淋水雾、皂化油油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齿机对齿胚滚齿时,对齿胚及滚齿机滚刀喷淋水雾和皂化油油雾,水雾喷淋到齿胚和滚刀上,对齿胚和滚刀降温;皂化油油雾喷淋到齿胚和滚刀上,对齿胚和滚刀降温的同时,还起到润滑的作用。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S4,热处理,加热剃齿后的齿胚至600-650℃,向齿胚表面喷涂金属表面硬化材料,再加热齿胚至700-730℃,维持1-2小时,将齿胚放入淬火油内淬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齿胚加热到600-650℃,喷涂金属表面硬化材料后,再将齿胚加热到700-730℃,金属表面硬化材料能较好结合在齿胚表面,形成一层坚硬耐磨的金属硬化层,提高齿面硬度,进而提高齿轮的承载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田邦齿轮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田邦齿轮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85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