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性红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73432.2 | 申请日: | 201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4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柯德宏;薛循育;王涛;戴林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沃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41/46 | 分类号: | C07D241/46;B01J19/0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滕诣迪 |
地址: | 2015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性红 制备 水溶性亚铁盐 微通道反应器 二氨基甲苯 通道反应器 亚硝基苯胺 盐酸盐溶液 传质传热 加热混合 快速反应 硫酸亚铁 反应器 二甲基 过滤 浓缩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性红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将制备好的N,N‑二甲基对亚硝基苯胺盐酸盐溶液和溶有少量水溶性亚铁盐(如硫酸亚铁)的2,4‑二氨基甲苯水溶液,同时通入微通道反应器中,利用微通道反应器极佳的混合和传质传热性能,直接在反应器内加热混合并快速反应生成中性红,收集产生反应液,浓缩,过滤,干燥得到中性红成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工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中性红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性红是一种重要的指示剂,可以用作酸碱指示剂pH 6.8(红)~8.0(黄),氧化还原指示剂,非水溶液滴定指示剂,也可以作为活体染色剂,用来为溶酶体、高尔基体和尼斯尔氏粒染色,组织化学中用于脂肪的水解指示剂,神经细胞的尼尔(Nissl)小粒染色,还可用于碘离子的光度测定,中性红试纸的制备,用途广泛。
制备中性红的常规方法主要由N,N-二甲基对亚硝基苯胺盐酸盐与2,4-二氨基甲苯在反应釜中制得中性红。
合成步骤:1、将水溶性亚铁盐(如硫酸亚铁)用90℃热水溶解,然后加入2,4-二氨基甲苯,充分搅拌溶解后,慢慢加入N,N-二甲基对亚硝基苯胺盐酸盐。2、搅拌反应:1h后,补加适量盐酸,过滤。滤液中通入氯化氢气体,静置,待结晶完全后过滤,干燥,即为中性红成品,收率约55%。
本方法的缺点在于:反应的收率较低,产品的纯度不高,杂质含量多,反应过程中大量使用强酸,需要通入氯化氢气体,危险性较大,产生的废水多,污染大,反应时间较长。上述制备技术采用传统的釜式反应器,由此可知,目前化学制备中性红的方法均存在一定缺陷,工艺落后,生产能耗大,污染严重。
专利CN200810037870.0公开了一种中性红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包括:(1)N,N-二甲基苯胺,浓盐酸和亚硝酸钠在冰水中进行亚硝化反应,生成N,N-二甲基-4-亚硝基苯胺盐酸盐的。(2)2,4-二氨基甲苯、N,N-二甲基-4-亚硝基苯胺盐酸盐在催化剂氯化亚铁存在下,以水作介质进行缩合反应,再经氧化闭合,生成中性红溶液。(3)中性红溶液过滤,在滤液中加入浓盐酸酸析,冷却后析出中性红结晶,离心甩干,干燥得中性红产品,得率为理论量的56%。本方法的缺点在于:反应的收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中性红收率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对反应条件、各原料的用量配比,使用微通道反应器这一新型反应装置,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最终确定了中性红的合成方法,大大的提高中性红的收率,基本能达到低能耗,低污染,反应控制安全,符合绿色化学理念。虽然本申请与CN200810037870.0公开的专利技术方案有相似的地方,但是在合成的条件、各原料的用量配比方面有较大的差异,才使得本申请中性红的收率达到了89%,这也是本申请的创新点所在。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制备中性红的方法,该制备方法以为N,N-二甲基对亚硝基苯胺盐酸盐,2,4-二氨基甲苯为原料,直接在微通道反应器中一步合成中性红。
本发明中性红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2,4-二氨基甲苯和水溶性亚铁盐(如硫酸亚铁)溶于水中得到溶液A;
(2)取N,N-二甲基对亚硝基苯胺盐酸盐溶于适量水中,制得饱和溶液B;
(3)将溶液A和溶液B用分别用进料泵同时加入到微通道反应器中混合反应,微通道反应器的玻璃反应模块温度为85-95℃,通过调节两台进料泵进料速度之比控制2,4-二氨基甲苯和N,N-二甲基对亚硝基苯胺盐酸盐的投料摩尔比为1:1.1-1.3,控制反应停留时间为20-40秒;
(4)收集产生的反应液,减压浓缩,加入适量浓盐酸析出结晶;
(5)过滤得固体,干燥,即得中性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沃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沃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734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