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质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成套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86744.7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46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谭建冬;罗德鹏;于海波;刘虎子;要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00 | 分类号: | F23C10/00;F22B31/00;B23P19/00 |
代理公司: | 11369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胡茵梦 |
地址: | 441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板梁 横梁 生物质燃料燃烧 滑行轨道 设备组件 滑车组 就位 倒链 钢架 卷扬机 红外激光发射器 循环流化床锅炉 施工安全性 安全系数 高温高压 锅炉本体 配套的 生物质 水冷壁 网格线 锅筒 立柱 密性 吊装 调换 稳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成套安装方法,其中,包括:在进行锅筒和水冷壁等各设备组件的吊装前,先搭建锅炉本体框架,包括立柱钢架、横梁和顶板梁,所述钢架和横梁内侧标有刻度,所述顶板梁底面上设置有网格线,所述横梁内侧还设置有红外激光发射器;在所述顶板梁上安装卷扬机,并在所述框架内安装滑行轨道和与所述滑行轨道配套的滑车组和倒链,利用滑车组和倒链进行多次换钩将各设备组件调换就位。所述安装方法简单快捷,施工安全性高,有条不紊地实现各个设备的准确就位,并能确保维持生物质燃料燃烧的高温、稳固和气密性,达到生物质燃料燃烧的安全系数级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处理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质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成套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质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是将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燃料直接燃烧,将燃烧产生的能量加热蒸汽用于发电。当今用于发电的生物质锅炉主要包括流化床生物质锅炉和层燃锅炉。流化床燃烧与普通燃烧最大的区别在于颗粒燃烧时的状态,流化床颗粒是处于流态化的燃烧反应和热交换过程。生物质燃料水分比较高,流化床技术采用砂子、燃煤炉渣等作为硫化介质,形成储热量大、温度高的密相床层,有利于生物质燃料的完全燃烧。另外流化床锅炉能够维持在850℃左右的燃烧温度,燃料燃尽后不易结渣,并减少了NOX和SOX等有害气体的生成。由于生物质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温度高,燃烧时所需气密性强,组成部件繁多,其安装过程繁琐,要求的安全系数极高,没有系统的成套安装方法的指导很难达到生物质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安装要求,因此,提供一种工期短,施工安全性高,并能确保维持生物质燃料燃烧的高温、稳固和气密性,达到生物质燃料燃烧的安全系数级别的生物质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成套安装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质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成套安装方法,其工期短,施工安全性高,并能确保维持生物质燃料燃烧的高温、稳固和气密性,达到生物质燃料燃烧的安全系数级别。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生物质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成套安装方法,其技术方案如下:
在进行锅筒和水冷壁等各设备组件的吊装前,先搭建锅炉本体框架,包括立柱钢架、横梁和顶板梁,所述钢架和横梁内侧标有刻度,所述顶板梁底面上设置有网格线,所述横梁内侧还设置有红外激光发射器。
在所述顶板梁上安装卷扬机,并在所述框架内安装滑行轨道和与所述滑行轨道配套的滑车组和倒链,利用滑车组和倒链进行多次换钩将各设备组件调换就位。
优选的是,所述立柱钢架设置至少4个,且垂直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横梁固定设置在相邻的两立柱钢架之间,所述红外激光发射器可随意转变角度,所述顶板梁设置在所述横梁正上方。
优选的是,所述滑行轨道设置在所述顶板梁下部,为工字梁结构,所述滑车组通过滚轴从两侧压紧所述工字梁结构的竖直部分连接在所述工字梁结构上。
优选的是,还包括在所述工字梁结构的水平部分设置通孔,所述滑车组与所述工字梁结构水平部分的连接处设置有紧固装置,包括圆柱形销钉和弹簧片。
优选的是,所述的生物质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成套安装方法中,所述锅筒和水冷壁等各设备组件的吊装步骤如下:
步骤一、对锅筒和水冷壁等各设备组件进行组装和加固工作。
步骤二、找正锅筒水平中心线和竖直中心线,并将所述锅筒下部圆周与两根U形圆钢吊杆连接,利用红外激光发射器找正锅筒垂直吊装位点,并在所述顶板梁上对应锅筒垂直吊装位点设置钻穿孔,所述钻穿孔圆周直径以可允许所述U形圆钢吊杆的上端穿过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67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