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耦合反硝化Canon工艺处理猪场沼液的启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09140.X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44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信欣;王子凌;秦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8 | 代理人: | 秦力军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耦合 硝化 canon 工艺 处理 猪场 启动 方法 | ||
1.一种耦合反硝化Canon工艺处理猪场沼液的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构建合建式连续流反应装置;
(2)构建污泥-生物膜法复合一体化脱氮工艺:以城镇污水处理厂普通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向步骤(1)中的合建式连续流反应装置内添加接种污泥,同时添加PVC聚酯填料;
( 3) 启动:控制水力停留时间控制在0.6d-1.5d,温度在26℃-32℃;进水pH在7.5-8.2;先以模拟高氨氮废水为进水,在合建式连续流工艺中,实现耦合反硝化Canon工艺的启动;启动成功后,再以实际沼液逐步替代的方式,完成污泥-生物膜复合耦合反硝化Canon工艺处理猪场沼液的脱氮启动;
所述步骤(3)中,具体启动过程如下:
第一阶段:1-140d,人工模拟低碳高氨氮废水为进水:控制溶解氧在0.7-0.9 mg·L-1,逐步提高进水氨氮浓度为250-550 mg·L-1;耦合反硝化Canon工艺启动成功;
第二阶段:实际猪场沼液逐步替代阶段:控制溶解氧在0.2-0.5 mg·L-1,
1)141-160d ,进水由65%-75%人工模拟低碳高氨氮废水和25%-35%猪场沼液混合;
2)161-186d,进水由25%-35%人工模拟低碳高氨氮废水和65%-75%猪场沼液混合;
3)186-210d,进水为100%猪场沼液;耦合反硝化Canon工艺处理猪场沼液启动成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反硝化Canon工艺处理猪场沼液的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具体启动过程如下:
第一阶段:1-140d,人工模拟低碳高氨氮废水为进水:控制溶解氧在0.7-0.9 mg·L-1,逐步提高进水氨氮浓度为250-550 mg·L-1;耦合反硝化Canon工艺启动成功;
第二阶段:实际猪场沼液逐步替代阶段:控制溶解氧在0.2-0.5 mg·L-1,
1)141-160d ,进水由70%人工模拟低碳高氨氮废水和30%猪场沼液混合;
2)161-186d,进水由30%人工模拟低碳高氨氮废水和70%猪场沼液混合;
3)186-210d,进水为100%猪场沼液;耦合反硝化Canon工艺处理猪场沼液启动成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耦合反硝化Canon工艺处理猪场沼液的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 PVC聚酯填料的填充率为30-6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耦合反硝化Canon工艺处理猪场沼液的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PVC聚酯填料的填充率为4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耦合反硝化Canon工艺处理猪场沼液的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合建式连续流反应装置包括槽体和曝气装置;所述槽体内设有一隔板,所述隔板将槽体分为反应区和沉淀区,且反应区和沉淀区的下部相通;所述反应区的上部设有猪场沼液进入的进水管,所述沉淀区的上部设有出水管;所述反应区的下部接种有污泥;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泵、空气流量计和微孔曝气盘,所述微孔曝气盘位于反应区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耦合反硝化Canon工艺处理猪场沼液的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接种污泥的接种量为槽体有效容积的1/5-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耦合反硝化Canon工艺处理猪场沼液的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污泥接种量为槽体有效容积的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耦合反硝化Canon工艺处理猪场沼液的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猪场沼液箱,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连接在猪场沼液箱上,且进水管上连接有进水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耦合反硝化Canon工艺处理猪场沼液的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水箱,所述出水管的末端连接在出水箱上,所述出水管上连接有出水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未经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914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