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勾端螺旋体药物咪唑酸乙酯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15096.3 | 申请日: | 2017-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9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关艮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千叶龙华石油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33/90 | 分类号: | C07D233/9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咪唑 酸乙 螺旋体 勾端 洗涤 升高 合成 八羰基二钴 环己烷溶液 硫酸钾溶液 硝酸钠溶液 析出 二环己胺 甲醚溶液 三丙二醇 羧酸乙酯 二羟基 脱水剂 重结晶 脱水 | ||
本发明公开了抗勾端螺旋体药物咪唑酸乙酯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反应容器中加入2,5‑二羟基咪唑‑4‑羧酸乙酯,硫酸钾溶液,控制搅拌速度,升高温度,继续反应;升高温度,加入二环己胺溶液,分批次加入八羰基二钴粉末,继续反应,降低温度,析出固体,用硝酸钠溶液洗涤多次,环己烷溶液洗涤多次,在三丙二醇一甲醚溶液中重结晶,脱水剂脱水,得成品咪唑酸乙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药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合成领域,尤其涉及抗勾端螺旋体药物咪唑酸乙酯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咪唑酸乙酯有显著的抗勾端螺旋体作用。口服后迅速吸收,体内分布广,并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现有合成方法大多采用2-巯基咪唑-4-羧酸乙酯和硝酸溶液做主要反应物生成咪唑酸乙酯。这种合成方法由于需要使用硝酸溶液做反应物,对设备耐腐性能力要求较高,生产成本增加,工艺比较复杂,最终的收率也并不高,一般只有80%左右,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合成方法。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抗勾端螺旋体药物咪唑酸乙酯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反应容器中加入2,5-二羟基咪唑-4-羧酸乙酯,硫酸钾溶液,控制搅拌速度210-250rpm,升高温度至30-36℃,继续反应90-130min;
B:升高温度至40-45℃,加入二环己胺溶液,分批次加入八羰基二钴粉末,继续反应2-3h,降低温度至10-15℃,析出固体,用硝酸钠溶液洗涤多次,环己烷溶液洗涤多次,在三丙二醇一甲醚溶液中重结晶,脱水剂脱水,得成品咪唑酸乙酯。
优选的,硫酸钾溶液质量分数为15-21%。
优选的,二环己胺溶液质量分数为30-36%。
优选的,硝酸钠溶液质量分数为10-17%。
优选的,环己烷溶液质量分数为40-45%。
优选的,三丙二醇一甲醚溶液质量分数为80-86%。
整个合成过程可用如下总反应式表示:
相比于背景技术公开的合成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抗勾端螺旋体药物咪唑酸乙酯的合成方法,不需要使用硝酸溶液做反应物,对设备耐腐性能力要求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了,反应中间环节减少了很多,反应时间也缩短不少,反应收率也提高了,同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合成路线,为进一步提升反应收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抗勾端螺旋体药物咪唑酸乙酯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反应容器中加入2mol 2,5-二羟基咪唑-4-羧酸乙酯,1.9L质量分数为15%的硫酸钾溶液,控制搅拌速度210rpm,升高温度至30℃,继续反应90min;
B:升高温度至40℃,加入6mol质量分数为30%的二环己胺溶液,分4次加入3mol八羰基二钴粉末,继续反应2h,降低温度至10℃,析出固体,用1.2L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钠溶液洗涤5次,质量分数为40%的环己烷溶液洗涤3次,在质量分数为80%的三丙二醇一甲醚溶液中重结晶,脱水剂无水硫酸镁脱水,得成品咪唑酸乙酯240.8g,收率86%。
实施例2:
抗勾端螺旋体药物咪唑酸乙酯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反应容器中加入2mol 2,5-二羟基咪唑-4-羧酸乙酯,1.9L质量分数为18%的硫酸钾溶液,控制搅拌速度230rpm,升高温度至33℃,继续反应11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千叶龙华石油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千叶龙华石油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50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产氟虫腈中间体副产低碳酯的方法
- 下一篇:纤维染料分散剂BZS的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