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矮化脱毒大樱桃建园并套栽樱桃种苗繁育的种植栽培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17115.6 | 申请日: | 201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84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白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智勇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A01G7/06;A01G17/00;A01G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宋秀珍 |
地址: | 722300 陕西省宝***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矮化 脱毒 大樱桃 樱桃 种苗 繁育 种植 栽培技术 | ||
1.矮化脱毒大樱桃建园并套栽樱桃种苗繁育的种植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地
选择定植1~3年的园地,株距为2~3米,行距为3~4米,每亩种植56~111棵的幼龄樱桃园;
步骤二:整地施肥
对所述步骤一中选定的幼龄樱桃园,在冬季11~12月份,对园地进行深翻55~70cm,然后在来年春天2月中下旬,在园地里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600~2800kg,后再翻耕40~45cm,在移栽樱桃种苗前4-5天,按每平米7~8kg向园地浇灌稀粪水,再进行翻耕25~30cm;
步骤三:幼苗处理
选择半年生以上的植株无病虫害的樱桃幼苗作为种苗,移栽前,用消过毒的剪刀剪去樱桃种苗上的枯枝败叶,剪口通过消毒剂处理并涂上伤口保护剂,起苗时需连带种苗周围的土一起取出,做好对种苗根系的保护;
步骤四:种苗株距行距确定并进行移栽种植
对所述步骤二整好的幼龄樱桃园,在移栽樱桃种苗前一天在园地上作种植穴,种植穴即按照以下规格制作:在每一行的两棵相邻定株之间制作宽为50-80cm、高为30-35cm的垄,以及在相邻两行定株之间按照0.8-1m的行距制作宽为50-80cm、高为30-35cm的垄,在每条垄上按30-35cm的株距作直径为25-30cm、深为25-30cm的种植穴,并对种植穴进行消毒处理,其中,在相邻两棵定株之间与原定植树最近的种植穴距离为50-60cm,在相邻两行定株之间与原定植树最近的种植穴距离为1-1.2m;然后在种植穴内施加有机肥,接着再覆盖上一层园地土,有机肥和园地土厚度小于20cm,将所述步骤三中处理好的樱桃种苗放入种植穴内,覆土在种苗周围堆土围成丘,接着压实,然后浇透水;
步骤五:移栽后的管理,
种苗移栽成活后,进行中耕除草,并即时做好旱季防晒、浇水、施肥工作,同时在雨季时做好病虫害的预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矮化脱毒大樱桃建园并套栽樱桃种苗繁育的种植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腐熟有机肥的制作方法,从圈内起出的牲畜粪尿,在积肥场地一层层堆积起来,边堆积边压紧,肥堆的高度为1.5-2m,堆积完毕后用泥土把肥堆封好,温度保持在15-35℃,5-6个月后形成腐熟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矮化脱毒大樱桃建园并套栽樱桃种苗繁育的种植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稀粪水为含水量80-83%的人畜粪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矮化脱毒大樱桃建园并套栽樱桃种苗繁育的种植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消毒剂为1%至2%的硫酸铜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矮化脱毒大樱桃建园并套栽樱桃种苗繁育的种植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伤口保护剂是使用松香6份、酒精2份、动物油2份、松节油1份混合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矮化脱毒大樱桃建园并套栽樱桃种苗繁育的种植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种植穴的消毒处理是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2%的高锰酸钾溶液对种植穴进行喷洒消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矮化脱毒大樱桃建园并套栽樱桃种苗繁育的种植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移栽樱桃种苗时要一手扶直种苗,一手用种植穴傍边的覆土基质填充种植穴,当覆土基质填至10-15cm厚且种苗根系不外露时,轻轻提一下种苗,再继续填充覆土基质并踏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矮化脱毒大樱桃建园并套栽樱桃种苗繁育的种植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五中的防晒为,当温度高于35度时采用遮阴及湿帘降温,防止暴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矮化脱毒大樱桃建园并套栽樱桃种苗繁育的种植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施肥为,在移栽后的1-2个月内,每10~15天对种苗施加一次沼肥,之后的3个月内每20~25天施加一次沼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智勇,未经白智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711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