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矮化脱毒大樱桃建园并套栽樱桃种苗繁育的种植栽培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17115.6 | 申请日: | 201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84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白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智勇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A01G7/06;A01G17/00;A01G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宋秀珍 |
地址: | 722300 陕西省宝***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矮化 脱毒 大樱桃 樱桃 种苗 繁育 种植 栽培技术 | ||
提供一种矮化脱毒大樱桃建园并套栽樱桃种苗繁育的种植栽培技术,通过选地、整地施肥、幼苗处理、种苗株距行距确定并进行移栽种植及移栽后的管理,将樱桃种苗套种于矮化脱毒大樱桃幼龄樱桃园中,可以充分利用幼龄樱桃园的土地面积、空间、光照、水和肥资源,培育出数量不小的樱桃种苗,解决了果农建园后,前几年无收入的问题,保证建园期有比较可观的收入,提高了大樱桃建园初期果农的经济效益,而且可有效遏制大樱桃园内的杂草生长,减少人工管理整治,降低管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种植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矮化脱毒大樱桃建园并套栽樱桃种苗繁育的种植栽培技术。
背景技术
樱桃是世界公认的天然VC之王和生命之果。樱桃果实色泽鲜艳,晶莹美丽,营养丰富,果实富含糖、蛋白质、维生素及钙、铁、磷、钾等矿物质微量元素,尤其是铁的含量比较高,具有抗贫血、祛风胜湿、养颜美容等功效,深受广大人们的喜爱,已经成为现在人们的一种常用水果。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樱桃新植幼树面积也在逐渐扩大,幼龄树从定植后一般要三年或四年的时间才能开花结果,在这几年的时间里,由于大樱桃树个体偏小,栽植密度稀,土地利用率低,杂草生长快,浪费了大量的温光资源和土地资源,而且樱桃定植树管理成本高,因此果农要承担较大的经济负担,不利于果农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樱桃树种苗繁育栽培也需要有专门的土地面积对其进行栽培,当进行扩园时,又要专门购买种苗,使扩园栽植成本高。因此有必要提出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矮化脱毒大樱桃建园并套栽樱桃种苗繁育的种植栽培技术,本发明是在矮化脱毒大樱桃建园初期套栽樱桃种苗,不仅实现樱桃定植的建园,还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栽种种苗,不但能够为扩园提供足够的樱桃幼苗,降低建园成本,提高果农经济效益,而且可有效遏制大樱桃园内的杂草生长,避免造成浪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矮化脱毒大樱桃建园并套栽樱桃种苗繁育的种植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地
选择定植1~3年的园地,株距为2~3米,行距为3~4米,每亩种植56~111棵的幼龄樱桃园;
步骤二:整地施肥
对所述步骤一中选定的幼龄樱桃园,在冬季11~12月份,对园地进行深翻55~70cm,然后在来年春天2月中下旬,在园地里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600~2800kg,后再翻耕40~45cm,在移栽樱桃种苗前4-5天,按每平米7~8kg向园地浇灌稀粪水,再进行翻耕25~30cm;
步骤三:幼苗处理
选择半年生以上的植株无病虫害的樱桃幼苗作为种苗,移栽前,用消过毒的剪刀剪去樱桃种苗上的枯枝败叶,剪口通过消毒剂处理并涂上伤口保护剂,起苗时需连带种苗周围的土一起取出,做好对种苗根系的保护;
步骤四:种苗株距行距确定并进行移栽种植
对所述步骤二整好的幼龄樱桃园,在移栽樱桃种苗前一天在园地上作种植穴,种植穴即按照以下规格制作:在每一行的两棵相邻定株之间制作宽为50-80cm、高为30-35cm的垄,以及在相邻两行定株之间按照0.8-1m的行距制作宽为50-80cm、高为30-35cm的垄,在每条垄上按30-35cm的株距作直径为25-30cm、深为25-30cm的种植穴,并对种植穴进行消毒处理,其中,在相邻两棵定株之间与原定植树最近的种植穴距离为50-60cm,在相邻两行定株之间与原定植树最近的种植穴距离为1-1.2m;然后在种植穴内施加有机肥,接着再覆盖上一层园地土,有机肥和园地土厚度小于20cm,将所述步骤三中处理好的樱桃种苗放入种植穴内,覆土在种苗周围堆土围成丘,接着压实,然后浇透水;
步骤五:移栽后的管理,
种苗移栽成活后,进行中耕除草,并即时做好旱季防晒、浇水、施肥工作,同时在雨季时做好病虫害的预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智勇,未经白智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71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