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面多任务移动平台及其行进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19669.X | 申请日: | 201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0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朱健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天引控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5/06 | 分类号: | B62D5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创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77 | 代理人: | 李芙蓉,冯建基 |
地址: | 210014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面 任务 移动 平台 及其 行进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面多任务移动平台及其行进方法。
背景技术
地面多任务移动平台针对单兵装备而设计,可用于运载单兵负荷或挂载单兵武器装备,可伴随步兵通行于野外、战场及城镇,具备进入楼宇能力。通过遥操作可协助步兵执行前出侦察、排爆、潜伏狙击、火力突击突防等。还可加挂单兵重型武器如反坦克导弹、火箭弹等打击装甲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面多任务移动平台及其行进方法,用以解决现有移动平台功能单一、限制在平地移动、运输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面多任务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包括车体、行走机构,所述车体两侧安装有行走机构,所述车体包括一体形成的车头和车身,所述车头向下切斜,所述车身为一个箱体平台,所述车身分为前舱、中舱和后舱,所述前舱中部设有舱盖,所述中舱表面上设有设备安装孔,所述后舱中部设有舱盖,两侧设有工具箱。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面多任务移动平台,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履带、曲柄机构、主动轮、诱导轮、托带轮、负重轮和电机,所述电机设置于后舱,所述车体内部设有控制机构行走的控制电路板以及与电路板电连接的无线收发器,所述电机通过电连接与控制电路板相连,所述主动轮设置于后舱,通过转轴与电机相连,所述诱导轮设置于前段两侧,所述托带轮的轴一端固定在车体上,所述曲柄机构一端与车身相连,另一端与负重轮相连,所述主动轮通过齿轮与履带啮合,所述履带上设有诱导齿,所述诱导轮、托带轮和负重轮通过诱导齿与履带配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面多任务移动平台,所述车头前端设有保险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面多任务移动平台,所述保险杠表面设有带螺纹的橡胶套。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面多任务移动平台,所述履带与地面接触的一面设有加强防滑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面多任务移动平台,所述舱盖一端通过铰链与后段相连,另一端设有卡扣。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面多任务移动平台,所述工具箱上设有箱盖。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面多任务移动平台,所述箱盖两端设有卡扣。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面多任务移动平台的行进方法,所述行进方法包括:
地面多任务移动平台的无线收发接收到信号,与电路板电连接的无线收发器收到启动信号,控制电路板通电至电机,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按顺时针方向拨动履带,带动诱导轮、托带轮、负重轮转动,履带和地面之间产生了相互作用力,根据力的作用与反作用原理,履带沿水平方向给地面一个作用力,而地面给履带一个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使移动平台移动。
本发明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一种地面多任务移动平台在地震、火灾后的工作现场或军事演练现场中,采用履带行走,就像给移动平台铺了一道无限延长的轨道一样,能够平稳、迅速、安全地通过各种复杂路况。在移动平台上也能根据需要安装和更换具体东西,放置枪支或消防设备,实现多任务的转换。
附图说明
图1一种地面多任务移动平台的平面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参考图1,一种地面多任务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包括车体1、行走机构2,所述车体1两侧安装有行走机构2,所述车体1包括一体形成的车头3和车身4,所述车头3向下切斜,所述车身4为一个箱体平台,所述车身4分为前舱5、中舱6和后舱7,所述前舱5中部设有舱盖,所述中舱6表面上设有设备安装孔8,所述后舱7中部设有舱盖,两侧设有工具箱9。前舱5用于放置电池和控制设备及面板,中舱6用于安装电台、附加电池、弹药、云台底座等,上表面可安装武器站、侦察云台、电台天线等,后舱7是动力舱,安装有电机、变速箱、传动箱等结构。
所述行走机构2包括履带10、曲柄机构11、主动轮12、诱导轮13、托带轮14、负重轮15和电机,所述电机设置于后舱7,所述车体1内部设有控制机构行走的控制电路板以及与电路板电连接的无线收发器,所述电机通过电连接与控制电路板相连,所述主动轮12设置于后舱7,通过转轴与电机相连,所述诱导轮13设置于前舱5两侧,所述托带轮14轴的一端固定在车体1上,所述曲柄机构11一端与车身4相连,另一端与负重轮15相连,所述主动轮12通过齿轮与履带10啮合,所述履带10上设有诱导齿16,所述诱导轮13、托带轮14、负重轮15通过诱导齿16与履带10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天引控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天引控智能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96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雪地防滑履带结构设计
- 下一篇:双履带式全地形机器人行走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