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E塑料瓶盖的自动化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19913.2 | 申请日: | 201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29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联余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3/02 | 分类号: | B65G63/02;B07C5/34;B07C5/36;B65B55/12 |
代理公司: | 成都厚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5 | 代理人: | 李坤 |
地址: | 610015 四川省成都市郫***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e 塑料 瓶盖 自动化 生产线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E塑料瓶盖的自动化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包括真空吸料机(1)、注塑/压塑机(2)、毛坯成像检测装置(3)、切环机(4)、第一理盖机(5)、第一成像检测装置(6)等,平面成像设备(3.2)与切环机(4)之间、第一成像检测装置(6)与印刷机/贴膜机(7)之间均设置有剔除机构(12),包括以下步骤:S1、真空吸料;S2、瓶盖成型;S3、毛坯检测,包括瓶盖毛坯的正面和反面检测;S4、切环;S5、理盖;S6、切环成像检测;S7、印刷/贴膜;S9、消毒;S10、密封装箱。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增加了PE塑料瓶盖的自动化程度,同时提高了瓶盖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瓶盖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PE塑料瓶盖的自动化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瓶盖是食品与饮包装重要的一环,也是消费者最先与产品接触的地方。瓶盖具有保持内容物产品密闭性能,还具有防盗开启及安全性方面的功能,因此广泛的应用在瓶装产品上,所以瓶盖为食品,饮业,酒,化工业,制药业的上游产业,是瓶容器包装之关键性产品。现有的瓶盖主要以PE材质为主,加以色母料做成各种瓶盖,而现有瓶盖生产方式主要包括上料、打腊、定位、冲压、瓶盖成型、瓶盖注胶、烘烤。但这些工序主要是人工作业,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原材料浪费严重。在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劳动力的成本日益提高,瓶盖生产行业内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因此对于瓶盖的生产越来越多的额生产企业开始考虑自动化生产线,而现有的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程度不高,往往缺失自动检测的环节,生产线的合格率相对较低,同时报废的毛坯材料没有再次回收利用,往往是通过人工作业的方式进行收集,瓶盖的产品质量相对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PE塑料瓶盖的自动化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能够增加PE塑料瓶盖的自动化程度,同时提高瓶盖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PE塑料瓶盖的自动化生产线,它包括依次布置的真空吸料机、混料机、注塑/压塑机、毛坯成像检测装置、切环机、第一理盖机、第一成像检测装置、印刷机/贴膜机、第二成像检测装置、消毒装置、第二理盖机、装箱设备、控制主机以及破碎机,所述的真空吸料机、混料机、注塑/压塑机、毛坯成像检测装置、切环机、第一理盖机、第一成像检测装置、印刷机/贴膜机、第二成像检测装置、消毒装置、第二理盖机以及装箱设备均设置有输送带,其中,所述的毛坯成像检测装置由球面成像设备、平面成像设备和设置在球面成像设备和平面成像设备之间的翻盖设备组成,平面成像设备与切环机之间、第一成像检测装置与印刷机/贴膜机之间均设置有用于剔除不合格产品的剔除机构,剔除机构的落料口通过输送带与破碎机相连,毛坯成像检测装置、第一成像检测装置以及第二成像检测装置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主机相连,控制主机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剔除机构中的动作执行部件相连。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球面成像设备为工业级球面摄像机,平面成像设备为工业级平面成像设备。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球面成像设备和平面成像设备并行布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剔除机构由安装在输送带所在机架一侧的气吹头、驱动气吹头的气泵、连接在气吹头和气泵之间的电磁控制阀以及位于机架另一侧的收集斗组成,收集斗的出口即为剔除机构的落料口,电磁控制阀为剔除机构的动作执行部件。
一种PE塑料瓶盖的自动化生产工艺,在净化环境下进行,包含以下步骤:
S1、真空吸料:真空吸料机将原料采用负压吸入混料机中,混料机按照预设的比例将原料进行混合,然后混合均匀的材料输送至注塑/压塑机中;
S2、瓶盖成型:混合后的原料在注塑/压塑机内加热到半熔融塑化状态后,定量挤出到模具型腔内,注塑或压塑,得到瓶盖毛坯,常见的压塑工艺包括合模、压塑并冷却定型、脱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联余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联余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99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