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城市交通涵洞或隧道出入口防水淹遮蔽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22239.3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71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胡瑾;江玉立;廖翔;尚晶;田田;阳小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E21D11/38;E21F16/02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杨宣仙 |
地址: | 43008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交通 涵洞 隧道 出入口 水淹 遮蔽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城市交通涵洞或隧道出入口防水淹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装置包括牵引系统、左、右伸缩架(2、3)、左、右导轨(4、5)、拱形支撑架(6)和隔水覆盖层(8),所述左、右导轨(4、5)对称铺设在涵洞或隧道出入口处的坡道上,且左、右导轨(4、5)从涵洞或隧道出入口处延伸至坡道顶部;所述左、右伸缩架(2、3)对称设置在涵洞或隧道出入口的两侧,且两伸缩架的其中一侧紧贴涵洞或隧道出入口拱门(7)外壁,并固定在涵洞或隧道的墙体内,所述牵引系统包括分别安装在左、右伸缩架(2、3)另一侧牵引端的驱动箱(1)和两台同步工作的牵引电机(1-1),在左、右伸缩架(2、3)底部均设有行走轮(9),两伸缩架分别通过底部的行走轮(9)与对应侧导轨滑动连接,在牵引电机(1-1)和驱动箱(1)的作用下,左、右伸缩架(2、3)同时沿着左、右导轨(4、5)伸开,并延伸至涵洞或隧道出入口处坡道顶端;在左、右伸缩架(2、3)的顶部分别设有多个插接件(2-1),所述拱形支撑架(6)是由多根弧度与涵洞或隧道出入口拱门(7)上部的弧度相同弧形支撑杆组成,每根弧形支撑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对应的插接件(2-1)与左、右伸缩架(2、3)连接,且连接后的左、右伸缩架(2、3)与拱形支撑架(6)组成一个与涵洞或隧道出入口拱门(7)形状相同的伸缩支撑架;所述隔水覆盖层(8)是由覆盖在拱形支撑架(6)外表面的弧形顶面部分、铺设在左、右伸缩架(2、3)外表面的左、右侧面部分和设置左、右伸缩架(2、3)底部的底面部分组成的截面为密封拱形的整体式隔水层,且隔水覆盖层(8)的弧形顶面部分通过多个连接构件与拱形支撑架(6)固定连接,左、右侧面部分通过多个连接构件分别与左、右伸缩架(2、3)固定连接,当左、右伸缩架(2、3)在动力牵引下伸开之后,所述隔水覆盖层(8)在涵洞或隧道出入口形成一个隔水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交通涵洞或隧道出入口防水淹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淹遮蔽装置还包括铺设在隔水覆盖层(8)底面部分上的防护层,所述防护层为厚度10-20mm沥青油毡材料制成的复合基层卷材,并在隔水覆盖层(8)完全伸开之后,铺设在隔水覆盖层(8)底表面上,并延伸至隧道或涵洞出入口处坡道的顶端,将隧道或涵洞出入口坡道面完全覆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城市交通涵洞或隧道出入口防水淹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隧道或涵洞出入口底部开设有储物暗槽(10),并在储物暗槽(10)的槽口设有防护盖板(11),在左、右伸缩架(2、3)完全收缩后,隔水覆盖层(8)的底面部分完全收放至储物暗槽(10)内,通过防护盖板(11)将储物暗槽(10)的槽口遮盖,且防护盖板(11)盖上之后,其顶面与隧道或涵洞出入口处的地基面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城市交通涵洞或隧道出入口防水淹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覆盖层(8)与涵洞或隧道出入口拱门(7)外壁间采用内置螺栓与止水橡胶片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城市交通涵洞或隧道出入口防水淹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伸缩架(2、3)均是由多根竖向支撑杆和连接在竖向支撑杆之间的菱形伸缩片组成的架体,在每根竖向支撑杆的顶端设有插接件(2-1),所述插接件为插槽或插片;所述拱形支撑架(6)是由多根平行的拱形支撑杆组成,每根拱形支撑杆通过插接件(2-1)与相互的对称的两根竖向支撑杆固定连接形成一个与涵洞或隧道出入口拱门(7)形状相同的支撑架,多个与涵洞或隧道出入口拱门(7)形状相同的支撑架相互平行,并通过菱形伸缩片控制其伸缩,且当左、右伸缩架(2、3)伸开延伸至涵洞或隧道出入口坡道顶端时,通过锁紧机构将其与地面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城市交通涵洞或隧道出入口防水淹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导轨(4、5)是在地面开槽后安装在槽内,在槽口设有与道路面平齐的导轨保护盖板(12),并在不使用导轨时,通过导轨保护盖板(12)将导轨完全遮盖。
7.一种城市交通涵洞或隧道出入口防水淹遮蔽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准备防水淹遮蔽装置:所述遮蔽装置包括牵引系统、拱形伸缩架、左、右导轨和隔水覆盖层,所述拱形伸缩架是由左、右伸缩架和多根相互平行的拱形支撑杆组成,所述左、右导轨和左、右伸缩架伸开的长度与待遮蔽涵洞或隧道出入口坡道的长度相等,确保在两伸缩架伸开之后可以延伸至坡道的顶端,左、右伸缩架的底部设有与轨道相互匹配的行走轮;牵引系统包括两台牵引电机和两个驱动箱,驱动箱内配制有电源和动力系统;
(2)安装左、右导轨:先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导轨的安装位置,确保导轨与左、右伸缩架在同一延长线上;导轨安装之前,在导轨安装设计位置处划线开槽形成一个导轨安装槽,分别将左、右导轨安装在轨道安装槽内,并在轨道安装槽槽口设计保护盖板,在不使用轨道的时候,将保护盖板盖上,保护盖板盖上后与道路基面平齐;
(3)开挖储物暗槽: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储物暗槽的长度、宽度和深度,储物暗槽的宽度与左、右伸缩架收缩后的宽度相同,长度与左、右伸缩架之间的间距相等,储物暗槽开设在隧道或涵洞出入口处的地面上,开挖深度为0.5-0.8m;储物暗槽开挖之后,在暗槽槽口设计防护盖板,防护盖板盖上之后,其顶面与隧道或涵洞出入口处的地基面平齐;
(4)安装拱形伸缩架和隔水覆盖层:先在涵洞或隧道出入口两侧钻孔,将左、右伸缩架用螺旋分别固定在涵洞或隧道出入口两侧,所述左、右伸缩架是由多根竖向支撑杆和连接在竖向支撑杆之间的菱形伸缩片组成的架体,在每根竖向支撑杆的顶端设有插接件,将多根拱形支撑杆对应插接在每对相互对称的竖向支撑杆上组成拱形的伸缩架;所述隔水覆盖层是由弧形顶面部分、左、右侧面部分和底面部分组成的截面为环形或椭圆形或密封拱形的整体式隔水层,将隔水覆盖层套设在拱形伸缩架外,并将弧形顶面部分固定在多根拱形支撑杆上,左、右侧面部分固定在左、右伸缩架上,并确保在拱形伸缩架伸开时,隔水覆盖层可完全将拱形伸缩架覆盖,并将隔水覆盖层与隧道或涵洞出入口接触面通过螺栓与橡胶止水片固定在隧道或涵洞出入口墙面上起到防水效果;在拱形伸缩架和隔水覆盖层安装好之后,将左、右伸缩架处于收缩状态,并将隔水覆盖层底面部分收放在步骤(3)中挖设的储物暗槽内,并将保护盖盖上;
(5)安装牵引系统:牵引系统的两个驱动箱分别安装在左、右伸缩架的牵引端,其底部设有行走轮,可以沿着左、右导轨行走;两台牵引电机对应安装在每个驱动箱上,给驱动箱提供牵引动力,带动左、右伸缩架伸缩;
(6)开启遮蔽装置:根据暴雨预报信号,在暴雨来临前,提前移开储物暗槽上防护盖板,并将隔水覆盖层底面部分从储物暗槽内取出,然后再盖上保防护盖板,并使隔水覆盖层底面部分置于防护盖板上方;然后将左、右导轨上方的防护盖板取下,露出左、右导轨,并确定驱动箱底部和左、右伸缩架底部的行走轮与导轨对应;然后向牵引电机发出启动指令,牵引电机通过驱动箱带动左、右伸缩架沿着左、右导轨伸开,同时带动多根拱形支撑杆以及隔水覆盖层展开,一直延伸至隧道或涵洞出入口坡道顶部,形成一个中空遮蔽雨水空间,在底面铺设柔性复合基层卷材,形成平整行车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2223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