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烯烃树脂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25734.X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34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唐涛;邢海平;邱健;姜治伟;王凯;薛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L23/14;C08L53/00;C08K7/00;C08K3/04;C08K7/24;C08J9/12;B29B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13002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烯烃树脂 红外线反射剂 发泡材料 共混树脂 空心玻璃微珠 可膨胀石墨 导热系数 非正圆形 分散介质 隔热保温 鳞片石墨 膨胀石墨 成型体 石墨烯 发泡 柱体 柱形 制备 释放 | ||
1.一种聚烯烃树脂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共混树脂颗粒经分散介质释放法制备而成;
所述共混树脂颗粒为柱体,且横截面为非正圆形,柱体高度为L,横截面通过中心的最长径向长度为D,通过中心的最短径向长度为d,1≤L/D≤5,0.2≤d/D<1;
所述共混树脂颗粒包括聚烯烃树脂和红外线反射剂;
所述红外线反射剂为鳞片石墨、膨胀石墨、可膨胀石墨、石墨烯、空心玻璃微珠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共混树脂颗粒按照以下方法制备:
A)将聚烯烃树脂混合物熔融通过挤出机挤压成丝束,所述挤出机的模头孔数大于50,孔间距为0.6~5mm;
B)将步骤A)得到的丝束冷却,经辊压得到易填充丝束;所述易填充丝束横截面通过中心的最长径向长度为D,通过中心的最短径向长度为d,0.2≤d/D<1;
C)将步骤B)得到的易填充丝束切割得到树脂粒子;所述树脂粒子为柱体,重量为0.5~2mg,柱体高度为L,1≤L/D≤5;
所述步骤A)中,挤出机的挤出孔为椭圆形,扁圆形,圆角矩形或矩形;挤出机的机头温度为200~230℃,后段温度为190~220℃之间;所述步骤B)中,辊压的第一个辊位置固定,辊压的第一个辊具有与步骤A)得到的丝束数目相应的槽,冷却的温度为30~60℃;
所述红外线反射剂的用量为聚烯烃树脂的1wt%~20wt%;
所述聚烯烃树脂为丙烯和除丙烯外的α-烯烃的共聚物,丙烯均聚物,乙烯和除乙烯外的α-烯烃的共聚物或乙烯均聚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树脂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混树脂颗粒还包括:增韧剂、抗氧剂、防紫外线剂、抗静电剂、阻燃剂、金属钝化剂、颜料、染料、成核剂和气泡调整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树脂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树脂发泡材料的导热系数为0.030~0.034w/m.K。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树脂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共混树脂原料通过挤出机挤压成线状,经冷却、切粒得到共混树脂颗粒;所述共混树脂原料包括聚烯烃树脂和红外线反射剂;
B)将上述共混树脂颗粒和发泡剂、表面活性剂、分散剂、分散介质在密闭容器中混合得混合物料,搅拌下加热至比发泡温度低5~10℃的温度,保温10~60min,再升温至发泡温度,保温15~60min,然后将混合物料置于比所述密闭容器内的压力低的环境中,发泡,得到聚烯烃树脂发泡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混树脂颗粒、表面活性剂、分散剂和分散介质的质量比为100:(0.0001~0.5):(0.1~15):(100~500)。
6.一种聚烯烃树脂发泡成型体,为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树脂发泡材料或权利要求4~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聚烯烃树脂发泡材料,经模内发泡成型制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2573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铅珐华彩基釉及其应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效清除灰霾涂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