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液压致动驻车锁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40720.5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14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R·默尔曼;S·米巴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凯恩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3/34 | 分类号: | F16H63/34;F15B11/08;F15B13/04;F15B13/16;F15B21/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李隆涛 |
地址: | 英国伍***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液压 致动驻车锁 系统 | ||
为了提供一种用于致动机动车辆的驻车锁的液压致动系统,该液压致动系统管理有尽可能少量的简单、稳定、不易发生故障且经济的构件,同时对安装空间的要求较低,并且该液压致动系统的液压布局使得简单的致动和简单的运动成为可能以锁定和解锁驻车锁,因而这样设置,能以锁定输送方向和释放输送方向双向运行的泵送装置被用作为泵送装置,并且止回阀布置在所述液压回路中,以使得通过在锁定输送方向上致动泵送装置,驻车锁进入锁定位置,而当在释放输送方向上致动泵送装置时,驻车锁进入释放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致动机动车辆的驻车锁的液压致动系统,包括:
致动器,其用于使所述驻车锁从释放位置转换至锁定位置和/或从锁定位置转换至释放位置,
泵送装置,其用于产生通过所述致动器将驻车锁转换至锁定位置或释放位置的液压压力,
液压回路,所述泵送装置通过该液压回路连接到所述致动器、在液压回路中设置的第一管线段和第二管线段,这些管线段以基于所述致动系统的致动的方式至少分段地充当通向致动器的压力馈送管线或充当离开致动器的返回管线。
本发明还考虑到具有这种类型的液压致动系统的机动车辆、致动这种类型的系统的方法、针对用于致动这种类型系统的电子控制单元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和相应的电子控制单元。
背景技术
用于致动驻车锁的液压致动系统基本上是已知的。图1示出了申请人从实践中已知的系统。这种系统的不利之处在于,为了其能够使通向致动器的不同管线段有针对性地用作压力馈送管线或返回管线,必须提供相对昂贵的4/2路滑阀。并且,这种设计会导致所提供的滑阀易受到管线段内的污物的损坏。另外,要提供通过控制装置致动的闩锁器件,该闩锁器件防止处于预应力的致动器被压回锁定位置,该闩锁器件必须被另外地致动,并导致了对构件和安装空间的额外要求。
发明内容
在该背景下,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致动机动车辆的驻车锁的液压致动系统,该液压致动系统管理有尽可能少量的简单、稳定、不易发生故障且经济的构件,同时对安装空间的要求较低,并且该液压致动系统的液压布局使得简单的致动和简单的运动成为可能以锁定和解锁驻车锁。
对于液压致动系统,该目的通过以下来实现:所述泵送装置为能以锁定输送方向和释放输送方向双向运行的泵送装置,并且止回阀以这样的方式布置在所述液压回路中,即在沿着所述锁定输送方向致动泵送装置的情形下,所述驻车锁进入锁定位置,而当在释放输送方向上致动泵送装置时,所述驻车锁进入释放位置。
对于所述方法,该目的通过以下来实现:在释放输送方向上致动所述泵送装置以压力加载第一管线段,以便通过所述致动器将驻车锁转换至释放位置;并且在锁定输送方向上致动泵送装置以压力加载第二管线段,以便通过所述致动器将驻车锁转换至锁定位置。
尤其可提出,当在锁定输送方向上致动泵送装置时,仅第二管线段加载了压力并充当通向致动器的压力馈送管线,而第一管线段起到返回管线的作用,当在释放输送方向上致动泵送装置时,仅第一管线段加载了压力并充当通向致动器的压力馈送管线,而第二管线段起到返回管线的作用。
通过这些措施,可省掉易于受到污物损坏的昂贵的4/2路滑阀。仅仅通过选择泵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便能进行液压致动器的致动以及第一管线段或第二管线段用作压力馈送管线或返回管线的针对性致动和利用,从而将驻车锁转换至释放位置或锁定位置。可通过泵送装置产生的压力和/或该泵送装置的转速控制液压致动器,确切地说是为了驻车锁的受控释放和驻车锁的受控接合这两者。
优选由电机驱动的泵送装置尤其可为能双向运行的旋转泵,特别是摆线泵(gerotor pump)。于是,锁定输送方向和释放输送方向在功能方面分别等同于泵的锁定旋转方向和释放旋转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凯恩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吉凯恩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407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