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泡仔姜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44531.5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59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林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柯桥韩丝针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9/20 | 分类号: | A23L19/2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泡仔姜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泡姜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泡仔姜的制作方法,包括清洗仔姜、放入原料和密封腌制包括机架、切割箱和腌制箱,切割箱固定安装于机架上,切割箱上方设有固定于机架上的电机,电机上固定有第一转轴,切割箱内设有压板,压板上固定有第二转轴,切割箱底部设有切割板和漏斗罩,切割板间隔固定有刀片,漏斗罩下部固定有两第一楔块;腌制箱安装于机架上,机架上设有限位部件,限位部件受到的重力达到一定的值会与腌制箱脱离配合,腌制箱侧壁固定有单向阀,腌制箱上部设有开口和两滑板,两滑板与腌制箱滑动连接且两滑板与腌制箱之间设有弹簧,两滑板上固定有分别与两第一楔块相对的两第二楔块。本发明均匀腌制仔姜,并且腌制速度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泡姜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泡仔姜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泡仔姜是四川传统的名菜,属于川菜系泡菜类食品。要达到最佳口感,所选用的生姜只能是仔姜,仔姜的品种通常都是青州竹根姜,青州竹根姜色泽微黄,鲜嫩清香,微辣带甜。用于腌制,口感极其好,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各地饮食文化的交流,泡仔姜也被其他地区的人们所接受,因而泡仔姜逐渐从家庭食用走向工业化的制造。
传统的仔姜腌制供给家庭食用,因此其腌制的方法步骤包括清洗仔姜,将清洗好的仔姜放入陶罐容器内,向陶罐容器内加入老盐水并且通过老盐水对仔姜进行浸泡,向陶罐内加入调制好的白糖水等辅料,最后将陶罐进行密封,等待1~2周泡仔姜就会完成腌制,便可食用了。经过以上步骤完成的泡仔姜由于受到容器的限制和工艺的限制造成泡仔姜的产量低,而且1~2周的腌制等待时间过长。为了提高泡仔姜的产量,对泡仔姜的制作方法进行了工业改进。工业车间把陶罐更改为泡菜缸以增加放入仔姜的量,并且在泡菜缸内对仔姜进行腌制。由于泡菜缸过大,对仔姜的浸泡不均匀,会影响仔的味道和影响仔姜的腌制效果。并且通过搅拌轴对泡仔姜进行搅拌,使得仔姜与老盐水充分混合,但是,通过搅拌轴会将仔姜破碎,影响泡仔姜的美观,从而会影响泡仔姜的销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仔姜在盐水中均匀腌制不破碎,并且提高工作效率的泡仔姜的制作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泡仔姜的制作方法,包括清洗仔姜、放入材料和密封腌制,其特征在于,在泡仔姜腌制时使用一种泡仔姜制造装置,包括机架、切割箱和腌制箱,所述切割箱固定安装于机架上,切割箱上方设有固定于机架上的电机,电机上固定有第一转轴,切割箱内设有压板,压板与切割箱滑动连接,压板上固定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通过圆柱凸轮连接,切割箱底部固定有切割板和漏斗罩,切割板上均匀间隔固定有切割仔姜的多块刀片,刀片的间隔与漏斗罩连通,漏斗罩下部固定有两第一楔块,漏斗罩下部设有出料口;所述腌制箱安装于机架上且位于切割箱下方,腌制箱与机架滑动连接,机架上设有与腌制箱配合的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受到的腌制箱压力达到一定值会与腌制箱脱离配合,腌制箱侧壁固定有进盐水用的单向阀,腌制箱上部设有入料口和盖合入料口的两滑板,所述入料口与出料口相对,所述两滑板与腌制箱滑动连接且两滑板与腌制箱之间设有弹簧,两滑板上固定有分别与两第一楔块相对的两第二楔块;
通过以下步骤,进行仔姜的腌制:
步骤一: 将腌制箱安装于在机架上,向切割箱放入仔姜;
步骤二:向老盐水中加入与老盐水质量份数份数比为300:1的白酒;
步骤三:将老盐水从单向阀通入到腌制箱内并且启动电机,控制压板的往返运行的频率为10~20次/min;
步骤四:仔姜片收集到腌制箱内后,通过单向阀向腌制箱内加入100~200g的白糖水;
步骤五:将腌制箱放置于阴凉通风口,等待1~2天完成泡仔姜的腌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柯桥韩丝针纺有限公司,未经绍兴柯桥韩丝针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445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