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管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47050.X | 申请日: | 2013-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47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W·W·常;J·加什加里安;K·莫奇;L·里韦拉;S·幸;D·H·特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敦力AF卢森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14;A61N1/3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柳爱国 |
地址: | 卢森堡***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管 设备 | ||
1.一种用于患者治疗的去肾神经作用导管,所述去肾神经作用导管包括:
轴,其具有近端和远端,其中轴的远端被构造成用于在导丝上血管内递送到患者肾血管;以及
预成形的螺旋结构,其布置在轴的远端处或者远端附近,其中所述螺旋结构被构造成在低轮廓递送状态和趋于呈现所述预成形的螺旋结构的形状的部署状态之间转变,其中所述螺旋结构至少部分地由镍钛诺构成;以及
多个能量递送元件,其由所述螺旋结构承载,
其中,所述轴和所述螺旋结构一起限定穿过其中的导丝管腔,并且其中:
所述导丝管腔被构造成能滑动地接纳所述导丝以将螺旋结构定位在患者的肾血管内的目标处理部位并且将螺旋结构约束在低轮廓递送状态,以及
其中,所述螺旋结构能够通过使导丝穿过导丝管腔向近侧移动直到导丝的最远端布置在螺旋结构内而从低轮廓递送状态可逆地转变到部署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肾神经作用导管,其中:
所述多个能量递送元件能够单独地连接到位于患者外部的能量源;以及
在治疗期间,所述能量源能够单独地控制送到每个能量递送元件的能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肾神经作用导管,其中:所述多个能量递送元件由金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肾神经作用导管,其中:所述多个能量递送元件包括一系列带状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去肾神经作用导管,其中:所述带状电极当中的至少一个带状电极包括渐缩的端部部分,并且所述渐缩的端部部分被构造成在支撑结构的外表面与所述至少一个带状电极的外表面之间提供钝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肾神经作用导管,其中:所述多个能量递送元件包括由螺旋结构承载的四个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肾神经作用导管,其中:所述螺旋结构被构造成在导丝的至少最远端位于导丝管腔内并且被布置在所述螺旋结构内的同时在所述低轮廓递送状态与部署状态之间转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肾神经作用导管,其中:所述螺旋结构具有形状恢复力,当所述导丝的最远端与所述螺旋结构的远端顶端大体上对齐时,所述形状恢复力足以克服由所述导丝的远端区域提供的拉直力,以使所述螺旋结构转变至部署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肾神经作用导管,其中:所述螺旋结构的远侧部分包括挠性的弯曲顶端,其终止于所述导丝管腔的开口远端中,使得当所述螺旋结构位于部署状态并且导丝的最远端从所述开口远端前进时,所述导丝的最远端远离肾血管的壁地指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去肾神经作用导管,其中:所述挠性的弯曲顶端由聚醚-酰胺嵌段共聚物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去肾神经作用导管,其中:所述挠性的弯曲顶端由热塑性聚醚型聚氨酯材料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肾神经作用导管,其中:所述螺旋结构至少部分地由镍钛诺多股绞丝构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肾神经作用导管,其中:
所述多个能量递送元件能够单独地连接到位于患者外部的能量源;以及
所述能量源被构造成在每个能量递送元件与附接到患者的外部的外部地线之间以单极方式递送能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肾神经作用导管,其中:
所述多个能量递送元件能够单独地连接到位于患者外部的能量源;以及
所述能量源被构造成在由螺旋结构承载的能量递送元件之间以双极方式选择性地递送能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肾神经作用导管,其中:
所述导丝具有沿其长度变化的刚度或柔韧性,以便向远端提供增加的柔韧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敦力AF卢森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美敦力AF卢森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4705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