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管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47050.X | 申请日: | 2013-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47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W·W·常;J·加什加里安;K·莫奇;L·里韦拉;S·幸;D·H·特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敦力AF卢森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14;A61N1/3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柳爱国 |
地址: | 卢森堡***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管 设备 | ||
本文公开了用于通过血管内通路实现肾神经调节的导管设备、系统和方法。本发明的技术的一个方面例如涉及一种构造成递送至肾血管的具有多电极阵列的处理装置。该阵列能在递送或低轮廓状态(例如,大体上直的形状)和部署状态(例如,径向膨胀的大体上螺旋/螺旋状的形状)之间选择性地转变。多电极阵列尺寸设计和成形为使得当阵列处于部署(例如,螺旋/螺旋状)状态时电极或能量递送元件接触肾血管的内壁。电极或能量递送元件被构造成用于直接和/或间接施加热能和/或电能以加热或以其它方式电气地调节有助于肾功能的神经纤维。
本申请是国际申请号为PCT/US2013/030207、中国申请号为201380024501.7、申请日为2013年3月11日、发明名称为“用于肾神经调节的多电极导管组件及相关联的系统和方法”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提交于2012年5月11日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646,218的权益和优先权,该申请以引用方式全文并入本文中。
以引用方式并入的附加申请
下列申请也以引用方式全文并入本文中:
提交于2011年10月25日的美国专利申请No.13/281,360;
提交于2011年10月25日的美国专利申请No.13/281,361;以及
提交于2011年10月25日的美国专利申请No.13/281,395。
因此,在这些申请中公开的实施例的部件和特征可与本申请中公开的各种部件和特征结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技术整体涉及肾神经调节及相关联的系统和方法。特别地,若干实施例涉及用于血管内肾神经调节的多电极射频(RF)消融导管组件及相关联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交感神经系统(SNS)是通常与应激反应相关联的主要无意识的身体控制系统。SNS的纤维刺激人体的几乎每个器官系统中的组织并可影响诸如瞳孔直径、肠道动力和尿排出量的特性。这种调节可在维持内环境稳定或使身体准备好快速响应于环境因素方面具有自适应效用。然而,SNS的慢性激活是一种能促进许多疾病状态的进展的常见适应不良反应。特别地,肾SNS的过度激活已在经验上和在人体中被确认为是对高血压、容量超负荷状态(例如,心力衰竭)和进展性肾病的复杂的发病机制的可能的促进因素。例如,放射性示踪剂稀释已证明在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中具有增加的肾去甲肾上腺素(NE)溢出率。
心肾交感神经过度活动可能在患有心力衰竭的患者中尤其显著。例如,在这些患者中经常发现从心脏和肾到血浆的超常NE溢出。升高的SNS激活常常表现为慢性和终末期肾病。在患有终末期肾病的患者中,高于中值的NE血浆水平已证明是心血管疾病和一些死因的预示。这对患有糖尿病肾病或造影剂肾病的患者来说同样如此。证据显示,源自患病的肾感觉传入信号是引发和维持升高的中枢交感流出的主要原因。
支配肾的交感神经终止于血管、肾小球旁器和肾小管中。肾交感神经的刺激可造成肾素释放增加,钠(Na+)重吸收增加和肾血流减少。肾功能的这些神经调节组成部分在表征为交感紧张升高的疾病状态中受到显著刺激,并且可能有助于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作为肾交感传出刺激的结果,肾血流和肾小球滤过率的降低似乎是心肾综合征(即,作为慢性心力衰竭的进展性并发症的肾功能障碍)中肾功能丧失的基础。阻止肾传出交感刺激结果的药理学策略包括中枢作用的交感神经阻滞药、β-阻滞剂(旨在减少肾素释放)、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受体阻滞剂(旨在阻滞肾素释放后的血管紧张素II作用和醛固酮激活)、以及利尿剂(旨在抵消肾交感介导的水钠潴留)。然而,这些药理学策略有很大局限性,包括药效有限、依从性问题、副作用及其它。最近,通过将能量场施加到肾血管中的目标部位(例如,通过RF消融)而降低交感神经活性的血管内装置已经显示可以降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敦力AF卢森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美敦力AF卢森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470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