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径保持法及轮径不变轮胎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53613.6 | 申请日: | 201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9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邵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波 |
主分类号: | B60C5/22 | 分类号: | B60C5/22;B60C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2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径保 持法 不变 轮胎 | ||
1.一种轮径保持法,其特征是在车胎内部采用多个窄体环状充气气囊取代单一宽体环状充气气囊,并在窄体环状充气气囊之间设有胎骨盘(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径保持法,其特征是轮径保持法由四步骤组成:步骤一是保持车胎的外形和基础性能不改变;步骤二是采用化单一整体式的宽体环状充气气囊为多个窄体环状充气气囊;步骤三是设置多个胎骨盘(2);步骤四是将多个互为密封和独立的窄体环状充气气囊与多个胎骨盘(2)相间安装,构成组合式充气气囊构成的车胎而取代单一整体式充气气囊构成的车胎之方法。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径保持法设计一种轮径不变轮胎甲,其特征是无论真空车胎的充气气囊是充满气的状态还是放尽气的状态下,真空车胎都能保持其直径不变的现象是将真空车胎内部单一整体式充气气囊被多个窄体环状充气气囊所代替,并在任意两个窄体环状充气气囊之间夹装一个胎骨盘(2),胎骨盘(2)的外缘与地面接触面的胎面内表面按工艺要求均布而固定连接,胎骨盘(2)的内缘与轮毂的外缘表面相接触,从而代替单一整体式充气气囊的真空车胎,构成带有胎骨盘(2)的组合式充气气囊的真空车胎;带有胎骨盘(2)的组合式充气气囊的真空车胎中,每一个窄体环状充气气囊都配置其独立的气门嘴,独立充气,充了气的窄体环状充气气囊彼此之间的气体均是隔离封闭的,即每一个窄体环状充气气囊与相邻气囊都是互为密封、互为独立的气室。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径保持法设计一种轮径不变轮胎甲,其特征是胎骨盘(2)的盘面呈圆盘形,盘面上均布若干个固定内胎的定位凹穴(4),且与内胎侧面上相应位置设置的相同数量的固定内胎的定位凸起(3)一一对应,胎骨盘(2)的盘边外缘对称地加厚,倒角圆滑,胎骨盘(2)上任何地方都不允许存在尖锐物且由强度符合轮胎生产标准之要求的硬性材料制成,胎骨盘(2)的直径与进入外胎的充气气压至行车标准气压时对应的内胎直径略小一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径保持法设计另一种轮径不变轮胎乙,其特征是无论“外胎+内胎”模式的轮胎之内胎是充满气的状态还是放尽气的状态下,都能保持轮胎直径不变的现象是采用了多个窄体环状内胎(1),并在任意两个窄体环状内胎(1)之间夹装一个胎骨盘(2),代替整体式内胎,便构成带有胎骨盘(2)的组合式内胎;将组合式内胎装进配套的外胎里之后便构成了轮径不变轮胎;如此组合式内胎取代传统的无胎骨盘的整体式内胎;带有胎骨盘(2)的组合式内胎中,每一个窄体环状内胎(1)都配置其独立的气门嘴,独立充气,充满气的窄体环状内胎(1)彼此之间的气体均是隔离封闭的,即每一个窄体环状内胎(1)都是互为密封、互为独立的气室。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径保持法设计另一种轮径不变轮胎乙,其特征是胎骨盘(2)的盘面呈圆盘形,盘面上均布若干个固定内胎的定位凹穴(4),且与内胎侧面上相应位置设置的相同数量的固定内胎的定位凸起(3)一一对应,胎骨盘(2)的盘边外缘对称地加厚,倒角圆滑,胎骨盘(2)上任何地方都不允许存在尖锐物且由强度符合轮胎生产标准之要求的刚性材料制成,胎骨盘(2)的直径与进入外胎的充气气压至行车标准气压时对应的内胎直径略小一点,且以在正常胎压和车辆额定质量的情况下接触不到地面为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波,未经邵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361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