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韧性铝板带材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54173.6 | 申请日: | 201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76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明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8 | 分类号: | C22C21/08;C22F1/047;B23P1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512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韧性 新能源汽车 铝板带材 退火 高延伸率 优良性能 铝板带 热粗轧 热精轧 冲压 熔炼 精整 均热 冷轧 铣面 制备 橘皮 加热 生产 铸造 加工 汽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韧性铝板带材及其生产方法。以重量百分含量表示,新能源汽车用高韧性铝板带材的成分组成为:Si0.01‑0.08%,Fe0.06‑0.12%,Cu0.001‑0.02%,Mn0.45‑0.5%,Mg4.1‑4.3%,Cr0.005‑0.02%,La0.002‑0.005%,Ce0.002‑0.005%,Ti0.01‑0.018%,余量为Al。其生产方法包括熔炼、铸造、铣面、均热、加热、热粗轧、热精轧、冷轧、退火和精整加工等步骤。本发明制备的铝板带材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延伸率抗凹性能强等优良性能,在冲压深度300mm时表面光滑、无橘皮、不开裂,可广泛用于汽车内外板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铝合金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韧性铝板带材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其它形式汽车等,汽车工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由于环保和节能的需要,减轻汽车自重以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节约有限资源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关注的焦点。轻量化是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通过使用轻质材料来替代传统的钢铁材料,可以减轻汽车的质量,以达到降低能耗、节省燃料的目的。
在众多汽车轻量化材料当中,铝合金具有密度低、强度高、耐蚀性好、抗冲击性良好、易表面着色和可回收等优点,因此,铝合金主要用来改造和替代车身材料。目前现有的汽车车身用铝合金多为5xxx系铝合金属于不可热处理强化合金,其强度、抗冲击能力和韧性较差,在冲制过程中易开裂、变形,不能满足汽车车身板需要,因此,急需研究一种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延伸率和抗凹性强的新能源汽车用铝板带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韧性铝板带材及其制备方法。该新能源汽车用高韧性铝板带材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延伸率、抗凹性能强等优良性能,在冲压深度300mm时表面光滑、无橘皮、不开裂,可广泛用于汽车内外板材。
为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韧性铝板带材,以质量百分含量表示,所述新能源汽车用高韧性铝板带材的成分组成为:Si 0.01%-0.08%,Fe 0.06%-0.12%,Cu 0.001%-0.02%,Mn 0.45%-0.5%,Mg 4.1%-4.3%,Cr 0.005%-0.02%,La 0.002%-0.005%,Ce0.002%-0.005%,Ti 0.01%-0.018%,余量为Al。
上述新能源汽车用高韧性铝板带材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熔炼:按上述新能源汽车用高韧性铝板带材的成分组成进行备料,将除La和Ce以外的合金原料放入熔炼炉,在700-750℃下进行熔炼,待50%-60%合金原料熔化为合金熔液时,开启搅拌,待合金原料全部熔化后,向合金熔液中加入La和Ce,然后进行精炼、扒渣、静置除气,得到成分均匀的铝合金液;其中,La是以Al-La合金为原料进行备料,Ce是以Al-Ce合金为原料进行备料;
(2)铸造:将铝合金液在温度为690-710℃条件下铸造成铝合金铸锭;
(3)铣面:将铝合金铸锭两端端头切去,进行铣面处理,每面的铣面量为8-15mm,铣面后的铝合金铸锭两端厚度差≤2mm;
(4)均热:将铝合金铸锭加热升温至470-475℃,保温8-10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采用高温均热能够完全消除铝合金铸锭内应力,以防止热轧过程中铝合金铸锭发生开裂;同时在铸造过程中,铝合金铸锭在强大的水冷条件下化学成分会发生一定的偏析,因此,高温均热还可以消除铝合金铸锭化学成分的偏析,使其化学成分更为均匀);
(5)加热:将冷却至室温的铝合金铸锭放入加热炉中,加热升温至铝合金铸锭温度为460-470℃,保温2-4小时,出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明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明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41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